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滁州市吹響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號角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1-24  

            截至2017年底,已經擁有5個“省級森林城市”、50個“省級森林城鎮”、269個“省級森林村莊”,“森林號”隊伍日益壯大,但滁州從未停止對“綠”的追求。為加快推進滁州市國土綠化步伐,全面提升林業質量效益,切實做到生態惠民、產業富民,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有機統一,記者日前獲悉,滁州市正式印發《滁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林業增綠增效行動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有機統一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1年滁州市將努力建成國家森林城市的總體目標。

            皖東森林資源豐富創建基礎好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我省池州、合肥、安慶、黃山、宣城、六安、銅陵等7市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據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當前發展形勢來看,滁州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有著有利條件。皖東森林資源豐富,截止到2017年底,五年來完成造林153.4萬畝,森林面積達到650萬畝,森林覆蓋率凈增7.6個百分點,達到32.5%。

        近年來,滁州市先后實施了百萬畝森林增長工程、“三線三邊”綠化提升行動、增綠增效行動、綠化攻堅行動等一大批重點工程建設,并先后成功創成全椒、明光、南譙、來安和瑯琊5個“省級森林城市”,來安舜山鎮等50個“省級森林城鎮”,269個“省級森林村莊”等。同時堅持嚴格保護、系統治理、合理利用、惠民富民,以保護修復林業生態、提升森林質量效益等為重點,全面推進林業改革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這些都為滁州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點線面結合實施增綠增效行動

        滁州市將以綿延起伏的地形地貌為面,道路、水系為線,城鎮村莊為點,在圍繞滁州市森林生態和產業空間布局的基礎上,制定七大增綠行動和以發展七大林業產業為內容的增效行動:從實施增綠江淮分水嶺構建“森林長城”,提升平原圩區農田防護林當好“森林衛士”,實施石質山地造林構建“森林綠盾”,創建森林城鎮打造“森林綠肺”,創建森林村莊構建“森林樂園”,構建“森林畫廊”,創建現代林業示范區構建“森林游園”等多方面,實施七大增綠行動;聚力發展薄殼山核桃木本油料,麻櫟生物質能源,杜仲新興戰略,鄉土特色苗木,森林旅游(康養),林產品精深加工,林下種養業七大林業產業。

        力爭2021年躋身國家森林城市

        根據規劃,2021年,全市林業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發展活力明顯提高,產業結構明顯合理,發展方式明顯優化,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生態、產業強市地位基本建立,創成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成果全民共享;同時,《意見》還對增綠、增效和創建三項目標提出具體要求。其中,完成全市新增人工造林75萬畝,完成封山育林10萬畝、退化林修復7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5%以上;重點培育“三棵樹”的增綠目標。完成森林撫育200萬畝,森林蓄積量凈增530萬立方米,總蓄積量達到2200萬立方米;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林業總產值達到500億元以上,林農林業綜合性收入年均增長10%的增效目標。在創建目標方面,新創定遠、鳳陽、天長3個省級森林城市,52個省級森林城鎮,579個省級森林村莊,400公里森林長廊,50個省、市級現代林業示范區。

        綠水青山是財富,更是責任。滁州市結合自身實際,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提升森林資源總量和質量,大力加強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增強林業生態服務功能,加快發展綠色富民產業,努力實現“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的目標,力爭到2021年躋身國家森林城市行列。

      為確保《意見》落地生根,滁州市還將大力推進方案編制、種苗保障、項目落地、科技支撐、改革創新、招商引資、落實機制七大發展途徑,并逐步建立落實組織領導、設立獎補資金、嚴格目標考核三大機制,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有機統一,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