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2017年森林旅游游客量達13.9億人次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1-29  
      國家林業局發布權威信息,2017年全國森林旅游游客量達到13.9億人次,占當年國內旅游總人數的28%,創造社會綜合產值1.15萬億元。

      國家林業局發布權威信息,2017年全國森林旅游游客量達到13.9億人次,占當年國內旅游總人數的28%,創造社會綜合產值1.15萬億元。
         據國家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森林旅游已經成為繼經濟林產品種植與采集業、木材加工與木竹制品制造業之后,年產值突破萬億元的第三個林業支柱產業。森林旅游直接收入從2012年的618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1400億元,年增長率保持在18%以上。5年來全國森林旅游游客量累計達到46億人次,年均增長15.5%
        據記者了解,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林業局把大力發展森林旅游作為提高森林多功能利用、促進林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新興業態百花齊放,產業規模快速壯大,已經實現了從林業附屬工作向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大事業的華麗蛻變,從國有林場多種經營活動轉變成林業現代化建設的一大亮點。發展森林旅游實現了從砍樹看樹、從賣山頭賣生態、從賣木材賣景觀、從把林產品運出去把城鎮居民引進來的歷史性轉變。它是我國林業重要的朝陽產業、綠色產業和富民產業,同時也是深受公眾青睞的健康產業和幸福產業。
        這位負責人說,我國森林旅游呈現以下五大特點。一是各類森林旅游地數量和接待能力劇增。以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沙漠公園為代表的各類森林旅游地數量從5年前的8000余處增加到9000余處。森林公園依然是森林旅游發展中的重中之重,其年接待游客量超過全國年森林旅游游客量的70%,年接待游客量超過100萬人次、年森林旅游收入超過1億元的森林公園數量超過110家。
        二是森林旅游新業態百花齊放。國家林業局大力培育森林旅游新業態,引導森林旅游從觀光旅游為主向觀光旅游與森林體驗、森林養生、休閑度假、研學旅行、山地運動、生態露營等多業態并重方向轉變。公眾的出游動機和對森林旅游產品的偏好呈現多樣化,放松心情成為主要的出游動機,熱衷于山地運動、森林養生的群體正在快速壯大,甚至還有一部分人開始對徒步穿越叢林、探險等表現出濃烈的興趣,冰雪旅游成為我國北方地區森林旅游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三是森林旅游宣傳力度加大。2012年,啟用了中國森林旅游專用標志,建成并開通了中國森林旅游網。陸續開通了森林旅游網”“中國森林旅游節”“游森林”“森林步道等多個微信公眾號,高密度推送森林旅游信息。2015-2017年,先后在武漢、長白山、上海舉辦中國森林旅游節。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網絡、微信公眾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
        四是森林旅游示范試點多點發力。森林旅游示范市縣申報命名工作開展以來,命名全國森林旅游示范市13家、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75家。不少省區也陸續開展了森林旅游示范縣”“森林旅游示范景區”“森林小鎮等示范建設。國家林業局確定了18家單位開展全國森林體驗基地、全國森林養生基地試點建設,公布了第一批共5條國家森林步道名單。
        五是森林旅游在脫貧攻堅中發揮重要作用。森林旅游在助力脫貧攻堅中具有天然的地緣優勢。增收途徑包括就業、開展個體經營、發展種養殖、租賃入股經營等。據初步統計,依托森林旅游實現增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到35萬戶、110萬人,年戶均增收3500元。
            據介紹,森林旅游是指人們以森林、濕地、荒漠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及其外部物質環境為依托,所開展的觀光游覽、休閑度假、健身養生、文化教育等旅游活動的總稱。也就是說,把依托三個系統、一個多樣性開展的各類旅游活動統稱為森林旅游。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