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南京將出臺導則為鄉村綠化“立規矩”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2-28  

      美麗鄉村越來越多,原先的破舊村莊經過“整容”變成了市民休閑娛樂好去處,但近幾年來,鄉村“整容”后綠化也變得琳瑯滿目,甚至一些不適合南京本地生長的樹種也被引種。記者從南京市綠化園林局獲悉,南京出臺村莊綠化、美化的建設導則,為“種樹”上規矩。

        村口綠化街景用什么樹?美麗鄉村里廣場、沿河、沿路綠化以啥為主?記者在導則中看到,根據南京村莊自然地理條件,全市村莊被分為三種基本類型:水網型、平原型和丘陵型,這三種基本形式主要是由村莊所處的地理環境確定,村莊的地理環境是決定綠化植物選擇和配置的根本因素。根據導則,南京規定,“水網型村莊”綠化覆蓋率不低于30%,平原型村莊綠化覆蓋率不低于35%,丘陵型村莊綠化覆蓋率不低于40%。

        此次,南京市綠化園林局篩選出了150多種綠化植物供美麗鄉村建設時使用,并且還在“關鍵節點”給出了綠化配置的樣本。記者注意到,比如在美麗鄉村的公廁,園林部門給出了“竹子+花卉”的搭配方式,因為孝順竹是常青的,可以遮擋,而四季不同的花卉則讓公廁也美麗;對于美麗鄉村里的農家樂房屋,園林部門給出的設計是“攀緣花卉+地面花卉”的組合搭配方式,讓房屋也亮麗;在美麗鄉村還有許多老宅,此次連老宅門的綠化也有專門的設計導則。

      根據導則,南京規定美麗鄉村建設時,樹種選擇以體現地域性植被景觀的鄉土樹種為主,提倡配置部分珍貴樹種,適當引進能適應本地區氣候條件的外地樹種。宜采用觀花、觀葉、觀果植物有機結合,同時兼顧保健植物、鳥嗜植物、香源植物、蜜源植物、固氮植物的應用。古樹名木則一律掛牌保護。另外,也鼓勵每個村莊根據立地條件,結合民俗民情、文化傳統確定村樹、村花,在村莊綠化中加以體現。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