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長慶油田:生態發展觀催生景觀大油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4-11  來源:中國石油報  作者:楊文禮  
        
             站內鮮花綻放,站外樹木成林,這是4月8日記者在長慶西峰油田西1聯合站看到的景象。同西1聯合站一樣,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催生了我國目前最大的景觀油田——長慶油田在西部崛起。
        據統計,僅2017年,長慶油田就投入近億元資金,用于綠化項目建設、綠地養護管理、全民義務植樹及支援地方綠化建設等工作,其中新植樹25萬株,新增綠地面積183.87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由2016年的35.87%提高到36.34%,平均每個井站有200棵綠樹,形成了“景中有井,井在景中”及“有井即有景,井景共生存”的亮麗風景線。
        長慶油田作業區域橫跨陜、甘、寧、內蒙古、晉五省區,千里油氣區沙漠與戈壁相連,荒山與溝壑交錯,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在油田開發中,長慶油田堅持“建設一個油田,改善一方環境;修建一座井站,增添一片綠色”原則,始終把綠化工作放在與油氣生產同等重要的位置,堅持油氣田建設與環保綠化同規劃、同部署、同實施和同考核,每年投入數千萬元對廢棄井場和井區道路進行植被恢復,并在所有的新建聯合站和單站單井栽種樹木和鋪設草坪,有條件的還建設花園和大棚菜園,在油氣區形成“路路成綠帶、站站有草坪”的綠色網絡。
        榆15集氣站位于陜西榆林市紅石橋鄉,全為沙土地、寸草不生。幾年前,采氣二廠在這里建站時,堅持“不見綠色不投產”的原則,如今這里已綠樹成蔭、草坪連片。
        由采油十一廠負責開發的彭陽油田,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山區,溝壑縱橫、荒涼貧瘠、人煙稀少,一年四季干旱少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為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從2006年投入開發開始,彭陽油田把油區綠化視為己任,10多年間,共在油區道路及井站周圍種植榆樹、國槐、油松、白楊等10多種樹木4萬余株,油田開發區域綠化覆蓋率達到60%以上。“原來在這里不要說看到這么多樹,有些地方連一個拴牲口的樹樁都難找到。”村民劉存德打趣地說,“油田開發,不僅沒有破壞原始植被,而且新增了大量樹木?,F在走到這里,人的心情舒暢多了。”
        目前,長慶油田在建成8000多個綠色環保井站的基礎上,還建成了安塞油田綠色示范區、鎮原油田綠色環保特區、靖安油田綠色家園、蘇南公司愛心林、靖邊戈壁綠色氧吧、西峰景觀建設示范區、慶陽長慶林、延安中國石油林、銀川河東防護林、蘇里格氣田防風固沙林、彭陽油田綠色油區景觀工程等20多個大小不同的綠色基地。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