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海南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將加快推進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4-17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王鈺  
        4月14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經新華社受權發布,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2018年是海南建省和興辦經濟特區30周年。《意見》將“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作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四大戰略定位之一,提出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為推進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探索新經驗。
        《意見》列專章部署“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提出,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意見》要求,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針對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意見》提出:加快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長效機制,壓緊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率先建立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現代監管體制,設立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機構。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構建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評價考核體系,嚴格執行黨政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
        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支持海南在建立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有償使用制度方面率先進行探索。加快完善生態保護成效與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分配相掛鉤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全面實施河長制、湖長制、灣長制、林長制。鼓勵海南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依法合規探索開展森林經營先行先試。加強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司法保護。開展海洋生態系統碳匯試點。
        針對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意見》提出:深入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健全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完善主體功能區配套政策,制定實施海南省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完成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和海洋生物資源保護線、圍填海控制線劃定工作,嚴格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加強自然保護區監督管理。研究設立熱帶雨林等國家公園,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按照自然生態系統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規律實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鼓勵在重點生態區位推行商品林贖買制度,探索通過租賃、置換、地役權合同等方式規范流轉集體土地和經濟林,逐步恢復和擴大熱帶雨林等自然生態空間。實施國家儲備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建設鄉土珍稀樹種木材儲備基地。對生態環境脆弱和敏感區域內居民逐步實施生態移民搬遷。嚴格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更加重視以海定陸,加快建立重點海域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制定實施海岸帶保護與利用綜合規劃。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