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西藏自治區大力開展消除“無樹村”行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5-21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廖云路  
        不久前,家住西藏自治區山南市瓊結縣下水鄉措杰村的村民拉姆玉珍從瓊結縣林業局工作人員手中接過了免費發放的苗木。去年,她家剛剛搬進了新房,被縣里列為“無樹戶”,領到苗木的一家人在家門口種上了這些綠色的希望。
        “我家今天領到了20多株苗木,不僅有抗旱的榆樹,還有桃樹、蘋果樹等經濟苗木。我希望這些樹能茁壯成長,早點開花結果。”拉姆玉珍說。
        按照自治區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功能定位,西藏一直把確保雪域高原天藍、地綠、水清放在經濟發展的首位,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針對宜林地雖多,但大部分是河灘沙地的實際情況,西藏各市(地)就如何讓沙地變綠洲進行深入研究,因地制宜采取針對性措施,基本形成了“林業+群眾”的造林綠化主要模式。
        去年,西藏在“兩江四河”流域造林綠化工程、拉薩市及周邊地區造林綠化工程、西藏重點區域生態公益林建設工程等林業重點政策和工程的基礎上,出臺了《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推進國土綠化的決定》。自治區政府明確2017年至2019年,全區每年造林100萬畝以上,在海拔4300米以下宜造林地區,完成消除“無林鄉鎮、無林村組、無綠院落、無林農戶、種樹空白”的“五消除”任務。
        為推進“五消除”工作的有效開展,西藏逐年增加林業生態保護與建設資金,去年到位林業生態保護與建設資金36.02億元,比上年增加2億元。充足的資金確保了“兩江四河”造林綠化、退耕還林、防沙治沙、濕地保護修復、天然林保護、森林防火及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等林業重點工程建設的穩步實施。   
        拉姆玉珍所在的山南市瓊結縣平均海拔3800米,全縣雖然沒有“無樹村”,但沒有種樹的家庭還有160多戶。縣林業局今年安排資金28萬余元,按人均5棵樹的標準,為這些“無樹戶”贈送生態苗木和經濟苗木,今年全縣將徹底消除“無樹戶”。
        今年春季造林期間,日喀則市南木林縣夏雪村村民和駐村干部忙著在沙地上種植柏樹。近年來,夏雪村周邊土地出現荒漠化現象,而雅江北岸生態示范村的成功實踐,讓相鄰的夏雪村群眾對綠色更加向往,植樹造林也更有干勁。南木林縣今年投入資金197萬元,購買樹木7.8萬多株,供“無樹村”栽種。“植樹造林可起到防風、防沙的作用,造福子孫后代,還能提高旅游收入,我們有信心讓村莊變成生態村。”日喀則市南木林縣土布加鄉夏雪村村民貢覺次仁說。
        去年,西藏自治區首次開展海拔4300米以下宜造林地區消除“無樹村、無樹戶”行動,共投資6000多萬元,栽種各類苗木84萬多株,消除“無樹村”113個、“無樹戶”2.1萬多戶。據統計,目前自治區5469個行政村中,海拔4300米以下的“無樹村”有1079個,占總數的19.0%。全區77.3萬多戶農牧民群眾中,海拔4300米以下的“無樹戶”有10.4萬余戶,占總數的13.5%。
        今年,自治區將按照《西藏自治區開展“五消除”任務量化標準及目標責任書》,積極組織群眾開展植樹造林活動。目前,自治區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已與7個市(地)簽訂了責任書,計劃今年完成營造林110萬畝以上,消除“無樹村”700多個、“無樹戶”6.6萬余戶。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