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是指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微粒,廣泛存在于水環境中。由于形體微小,微塑料很容易被水生生物吞食,從而對生物造成機械損傷,生理病變,甚至死亡。水環境中微塑料的存在狀況及其帶來的環境風險已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目前,國內外關于微塑料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環境中。淡水系統是海洋塑料垃圾的重要來源和輸送途徑,其水環境微塑料污染狀況卻沒有得到足夠重視。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生產國,其境內淡水體系微塑料污染調查數據嚴重不足。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污染生態學學科組博士生王文鋒在研究員王俊的指導下,調查了洞庭湖和洪湖水環境中微塑料的污染狀況。研究表明,洞庭湖和洪湖水體中微塑料濃度范圍分別為900—2800和1250—4650 n/m3。在兩湖微塑料的主要形態中,塑料纖維所占比例達60%以上,有顏色的微塑料占比達70%以上。拉曼光譜鑒定結果顯示,聚乙烯和聚丙烯是主要的微塑料聚合物類型。
該研究得到中科院百人計劃項目(Y329671K01)、中科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項目(Y623321K01)以及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 2016CFB284)的支持,研究結果以Microplastics in surface waters of Dongting Lake and Hong Lake, China 為題,發表在環境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