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停車才是城市交通問題的原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教授舒普(Donald Shoup)說。按照麻省理工學院的約瑟夫教授(Eran Ben-Joseph)的計算,全球6億輛轎車,占用城市活動的1/3空間。同校的斯皮瑟(Kevin Spieser)等學者模擬將新加坡改造為無人駕駛汽車的城市,其車輛數可以減少到現在的1/3,其人均節省的價值為1.5萬美元。所以,福特汽車[微博]公司的董事長比爾·福特(William C.Ford)反復表示,福特致力于發展無人駕駛技術和開發交通工具的共享生活模式。
2013年,中國轎車銷售量近2200萬輛。如果“北上廣”能像模擬的新加坡那樣減少60%的轎車數量,那將是一幅怎樣的美麗圖景啊!
免費之罪
困擾現代人生活的不是車,而是上世紀50年代的“現代城市規劃思維”。以美國的城市規劃法律為例,每1000平方英尺的餐館一定要配10個車位,每一個理發館要按理發師的多少配車位,每一個游泳池要按2500加侖水配一個車位……結果,像休斯敦這樣的城市,地面面積的1/3給停車位占了。根據上述幾位研究者的計算,美國全國約2.6億輛汽車,平均每輛有3個車位,全國有約8億個停車位。去過洛杉磯的人都會發現,這是一個完全圍繞著汽車交通而設計的城市。可是,免費高速公路和免費停車的背后是越來越嚴重的城市病:浪費在輪子后面的時間、空氣污染、人與人隔絕和低劣的日常生活質量。
舒普教授揭示交通問題的深層因素是免費和低價的停車。他對洛杉磯的“西村”(West Village)和紐約的“蘇荷”(SoHo)實地取樣研究。結果,20%的當地交通來自為尋找停車位而往返兜圈子的車輛,人們平均要花費20分鐘的時間找停車位。以洛杉磯商業區的15個街區、470個路邊車位計算,一年下來,找車位浪費的里程約95萬英里,相當于繞地球38圈、去月球4趟,多耗費4.7萬加侖汽油,多排放730噸二氧化碳。這還只是一個城市的一塊商業區。
美國的問題代表著全球的現代城市問題,包括中國。
打補丁
在舒普教授等城市規劃經濟學家的建議下,舊金山和洛杉磯等城市開始實行“動態停車價格”制度。市政府對不同區域的停車地點采取浮動制收費。實踐下來,繁華區價格大幅上升,僻靜地帶收費下降,平均呈降低的趨勢。
停車場不僅占用大量城市用地,還有礙城市美觀。在他的《重新想象停車位》一書中,約瑟夫教授建議用21世紀的眼光來利用“丑陋的停車位”,把它與園林景觀結合起來,允許公眾做“莎士比亞劇”的小劇場。
政府解決方法之外,網絡創業者還開發了不少“停車軟件”。例如,“停車猴”(Monkey Parking)和“幫我停”(Park Me)等軟件可以在你離開時通知附近找位子的人,但收通知是要付費的。這些軟件剛出爐就被政府取締,因為停車點是市政公共財產,第三方不能提供排他性的軟件來獲利。
從停車場看私家車和城市交通,它已經超越車的系統,具有社會成本的眼光。但這還不夠。只有從城市交通工具“共享私用”的高度來解決面臨的問題,我們才有可能享受“多快好省”的城市群居生活。它代表的新社會形態,技術上已經可行,挑戰著新型社會關系和文化的建設。
沒有私家車
上述對美國城市的研究顯示,私家車95%的時間停在那兒,占用一些城市中心1/3的土地,制造包括PM10在內、一年高達200億美元的污染成本。好消息是,這樣的狀況可以有技術解決方案。
谷歌從2005年開始測試無人駕駛的轎車。目前,美國的三個州——加州、佛州和密歇根州,立法允許無人駕駛車輛在街道上試運行。豐田、通用、福特等汽車公司都積極投入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和試驗。因為他們知道,一旦無人駕駛為社會所接受,相關的接口標準和技術平臺將成為汽車行業最重要的核心競爭能力,而一般的汽車商就會淪為大宗商品的硬件制造商。發生在電腦硬件和智能手機上的顛覆故事將再次上演。
就像經濟學家凡勃倫(Thorstein B.Veblen)在《有閑階級理論》(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一書中所寫的,工業社會有“顯擺式的消費”(conspicuous consumption)。只要還有“顯擺消費”價值觀,完全沒有私家車就是不可能的。不過,一個“共享私用”的城市交通時代正在形成,并必然到來。
麻省理工的斯皮瑟等學者以新加坡為假想的“共享私用”城市,對無人駕駛汽車和新型社會關系做了模擬:1)人們可以通過智能手機調度最近的無人駕駛汽車;2)“共享私用”的車將人們從汽車保養、維修、保險、折舊的煩惱中解放出來;3)城市停車用地極大地釋放出來,因為人們已經不需要停車場,汽車被反復流轉使用,并接受中央集成調度和管理;4)與現有的約78萬輛車相比,只要30萬輛車就可以滿足平均95%的需要,或在高峰期滿足75%的需求;5)交通緩解、免除進出停車場等節約的時間價值平均為每人每年1.5萬美元。這個模擬還沒有包括污染下降的價值和人們在汽車中悠閑工作或娛樂的價值,也沒有計算對老齡駕駛人的方便福利。
事實上,部分“共享私用”的藍圖已經在加拿大和美國東部的一些城市實現。Zipcar和Car 2 Go這兩家汽車租賃公司提供應用軟件,讓付費會員使用靠他們最近的車,隨上隨下,不必到中心店租車。舊金山起家的Uber更向前一步,幫助私家車主搞有償搭便車的服務。它們正以頑強的生命力與舊規則作斗爭。(作者為加拿大萊橋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EMBA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