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培訓項目 » 正文

      同濟大學風景園林學科概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6-19  

          1952年,在馮紀忠教授的帶領下,同濟大學就開始了風景園林學科的建設,當時在城市建設與經營專業教學中的城市規劃原理、規劃設計、建筑設計、建筑歷史、造園等課程中均含有園林綠化教學內容。在國內高等院校中最早開設城市綠化本科專業(1960年)、最早開辦“風景園林”本科專業(1979年)、1981年招碩、1986年招博、2006年創辦“景觀學”本科專業,2005年設景觀規劃設計碩士、博士專業,為國內風景園林教育界作出了許多開創先河的貢獻,教學思想、體系、計劃為許多院校效仿。

        60年來,同濟大學風景園林學科逐漸形成了多層面“三位一體”的發展理念:在人居環境學科群中,堅持風景園林學、城鄉規劃學、建筑學三大學科的三位一體,從規劃、建筑兩大近鄰學科和其他相關學科中汲取養分;在國內風景園林學科界,首先明確“園林”、“風景園林”、“景觀”三者關系,確立風景園林學科目標方向,倡導工學、農林學、藝術學三類院校學科領域的三位一體、相互補充、特色發展;在本系學科發展層面,創立了“資源與歷史”、“規劃與設計”、“工程與技術”三位一體學科發展體系;在學科核心內涵上,圍繞風景園林的保護、規劃、設計、建設、管理,創立了“空間形態”、“環境生態”、“行為文化”的三元核心理論;2011年,從風景園林學科未來發展考慮,探索性地提出了風景園林學一級學科發展坐標系,從學科內涵到外延逐步創立了一整套的學科理論體系。在中國古典園林、風景名勝區、城市園林綠地、區域景觀生態、風景園林遺產、旅游區等歷史、理論與規劃設計領域積累了長期的教學、研究與實踐經驗和成果,從而為今天發展風景園林學下的6個二級學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同濟大學風景園林學科師資來自風景園林、城鄉規劃、建筑學、地理、歷史、生態等工、理、農、文多學科專業領域,學術思想海納百川、兼容并蓄,崇尚科研、注重實踐,各研究領域均位于學科前沿、成果豐碩。始于20世紀50年代陳從周的《蘇州園林》、《說園》等中國古典園林研究成果影響海內外和業內外,為弘揚中華園林文化藝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馮紀忠教授、李德華教授、丁文魁教授等人的帶領下,始于70年代的《組景芻議》、《風景名勝研究》、《風景科學導論》等研究與實踐,開創奠定了中國風景名勝區規劃與景觀遺產保護領域的理論方法;在金經昌教授、李錚生教授等人的帶領下,始于60年代的《城市園林綠地規劃與設計》等研究與實踐開創奠定了中國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綠地設計的理論方法;在馮紀忠教授帶領下,始于80年代的《風景曠奧度》、《風景景觀工程體系化》、《現代景觀規劃設計》等研究與實踐,開創了風景園林應用遙感等現代技術、系統獲取信息、理性評價風景園林美學的新領域,為中國風景園林學科的現代化作出了開創性貢獻。

        2010年,同濟大學風景園林學科申辦成為一級學科?,F有師資在編21人,其中教授9人、博導13人,每年招收本專業本科生60人、碩士生100人(其中普研40人、專碩60人)、博士15人、博士后1~2人。辦學規模、層次、師資位于風景園林工科類院校首位。

        (摘自景觀學系主任劉濱誼教授相關文章)
       

       
       
      [ 學習培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學習培訓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