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林文化 » 正文

      柳冠中:抄襲是中國設計師的通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6-11  

        柳冠中,1984年創建了我國第一個“工業設計系”,是我國工業設計學術帶頭人和理論家。柳教授已經71歲高齡,目前還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任教,擔任責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其“生活方式說”、“共生美學觀”、“事理學”等理論方法在國內乃至國際設計界都產生了導向性影響,形成了中國自己的設計理論體系。

        放下浮華,立地成佛

        記者:您如何以跨界眼光看待別墅設計師這個職業?

        柳冠中:中國當下需要發揚別墅設計么?中國現在還普遍存在居住問題、公共建筑等問題,設計師都去鉆研別墅設計,中國還有絕大多數人都住在30平米、60平米的小空間里,針對他們的室內設計更加亟待解決。

        中國設計界和藝術圈問題很大,不光是設計師的問題,畫家都靠拍賣和排名去炒作,互相攀比自己的畫每尺賣多少錢。年輕人追求房子、車子、票子;年長的人也是如此。很多搞藝術的人跑去景德鎮,去畫瓶子掙錢。要知道景德鎮的瓶子罐子都是用來玩賞的,大家都不務正業去鉆研玩賞,國家還如何發展?我反問一句,設計師的社會責任感在哪里?

        做表面功夫令人汗顏

        記者:整個行業需要向柳老師一樣冷靜的觀察者發現問題。

        柳冠中:現如今建筑設計也總是請老外來做,要求做高大上的東西。很多老外做得建筑都怪模怪樣,都是為了自己樹碑立傳的,哪是為了中國為了老百姓?其實就是做噱頭,做眼球的。這么多浮華設計被推崇,對于咱們行業沒有一點好處。大家都是為了自己而干。

        作為一個行業和一個產業,組織的方向是什么。哪個紅、哪個時髦就跟風效仿。很多打工的省吃儉用買LV包;大學生為了買ipad和iPhone,把腎賣掉了……目前來看,咱們和他們做的是一樣的事兒,都是在做表面功夫,無非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 學習培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學習培訓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