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林文化 » 正文

      人大代表:綠色建筑如何從“淺綠”邁向“深綠”?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6-11  

        “李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里,又一次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對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以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等方面的工作作了重要部署。”全國人大代表、華峰集團董事局主席尤小平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說,“我已是第三次將綠色建筑的建議案帶上兩會了,重點就綠色建筑要從‘淺綠’向‘深綠’邁進,以及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近幾年,“生態保護”、綠色發展”、“霧霾治理”一直是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討論的熱點話題。多年參加全國兩會的尤小平今年對此尤為關注。

        尤小平認為,近幾年來,我國中東部地區霧霾天氣愈演愈烈,大氣環境污染四面告急,“十面霾伏”無處可逃,向污染宣戰已成共識。“生態保護是一項全民族、全社會的共同事業,面對現實生活中高能耗、低標準等導致的“霧霾”,我們在有共識的同時更要有行動。”

      \

      全國人大代表、華峰集團董事局主席尤小平與同組代表交流

        尤小平欣慰地表示,今年一月起,已經執行8年的舊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終于退出歷史舞臺,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開始施行。與舊版標準相比,新標的條款更為清晰、明確,模糊的空間被大大壓縮,且新標更進一步規范了綠色建筑行業的市場規則,并把綠色建筑行動上升到了國家戰略。

        尤小平介紹:“綠色建筑就是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建造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在全國范圍全面推廣綠色建筑,對實現節能減排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據公開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年新建的房屋面積高達20億平方米,超過所有發達國家年建成建筑面積的總和,而我國每年單位建筑面積能耗量卻是發達國家的2-3倍,建筑耗能的效率僅為發達國家的35%左右。

        尤小平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對于綠色建筑來說,技術是公認的由“淺綠”邁向“深綠”的催化劑,目前我國建筑能耗已占國民經濟總能耗的27.5%,如果不加快綠色技術和管理的創新,不加快先進保溫材料、隔熱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從節能建筑到綠色建筑、從單體建筑到區域建筑、從“淺綠”到“深綠”的三個轉變就很難實現。

        針對這一問題,尤小平認為:一是要加強《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和《民用建筑節能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實施貫徹力度。二是要把建筑保溫、隔熱技術和材料列為建筑節能的重點。相關部門應從保溫節能性、防火安全性、質量可靠性和性能持久性等四個方面加快制訂墻體保溫材料行業標準,盡快形成既符合防火安全性能,又能達到節能效果的建筑保溫材料行業規范體系。

        三是要加強對建筑節能材料的性能和安全認證,嚴格建筑節能市場準入監管。推廣應用節能效率高、阻燃性能強、使用壽命長的新型建筑節能材料;淘汰易燃、有毒及職業健康危害嚴重的劣質建筑節能材料,實現建筑節能與消防安全的雙重目標。四是要嚴格建筑設計與施工環節的管理與監督。把推廣使用絕熱性能優良的新型保溫材料作為建筑節能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方式,確保新建建筑達到民用建筑節能標準,同時加快推進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努力降低全社會建筑能耗水平。五是研究制定稅收和金融優惠政策,激發市場主體設計、建造和使用綠色建筑的內生動力。

        尤小平表示,隨著返稅、減免契稅、贈送建面等多樣化獎勵政策的出臺及兌現,綠色建筑市場將會迎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代表委員小資料

        尤小平,出生于1958年1月,浙江瑞安人。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F任華峰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浙江華峰氨綸[-1.60%資金研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集團旗下擁有華峰氨綸、華峰超纖[-1.97%資金研報]兩家上市公司,同時擔任中國石油[0.56%資金研報]和化學工業協會副會長、溫州市人民政府經濟顧問等社會職務。

       
       
      [ 學習培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學習培訓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