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園林協會杰出貢獻獎”獲得者,原河北省建設廳城建處處長、河北省風景園林學會理事長齊思忱因病于2015年3月22日逝世,享年81歲。齊思忱畢生致力于河北省風景園林事業發展,積極為河北風景園林事業奔走操勞,盡心盡力,是河北省風景園林事業的重要開創者和奠基人。齊先生工作嚴謹、務實,幾十年如一日,始終戰斗在風景園林事業的最前線,即使在退居二線后,她仍然在發揮余熱,積極為河北風景園林事業奔走操勞,盡心盡力。在河北,業內都親切的稱她為“齊先生”、“齊老”,尊她為風景園林行業的領軍人物,但齊老始終將自己視為一名風景園林行業的老兵,將畢生精力奉獻給了她所熱愛的風景園林事業。齊老的逝世是河北風景園林行業的巨大損失,結合早年中國風景園林網對齊老的專訪,我們懷著最崇高的敬意重新梳理了她近60年的工作歷程和成就,以此表達對齊先生最為沉痛的哀悼!
一、拜中國第一位園林界院士汪菊淵先生為師
建國后第一個5年計劃(1953年-1957年)期間,石家莊市被列為城建重點城市。當時的城市建設是在蘇聯專家指導下進行的,培訓了一批城市規劃專業人員。上級要求在做城市規劃的同時也制定城市綠化規劃,可建國初期還沒有城市園林綠化專業人員。因工作的需要,1953年齊思忱在河北林校畢業后被分配到石家莊建設局,負責城市園林綠化工作,開始進行街道調查,具體負責栽植街道樹木。1954年北京農業大學汪菊淵教授帶學生來石家莊市學習,齊思忱被委派陪同,參加了全區綠化調查工作。他們一起踏勘地形、了解土壤情況、走訪河渠水源地以及植物生長狀況,然后根據調查的基礎資料做出全市綠化規劃和長安公園總體規劃設計。此間齊思忱不斷向老師同學請教,經常進京求教,和他們建立了師生情和友誼,逐漸地對園林學產生了濃厚興趣。不久恰逢全國院系合并,北京林業大學增設了園林學科,汪菊淵院士通知齊思忱去報考,但因工作需要領導未予批準。1956年后有了北京林業大學函授班,齊思忱開始學習“城市與居民區綠化”專業(當時還沒有成立園林專業),1960年又函授學習了“園林規劃”和“植物栽培”專業。齊思忱說,“雖然我是學林的,但是園林專業培育了我。我扎根于她,一直從事我熱愛的園林專業,退休后仍未脫離,在此戰線上已達56年之久(至采訪時間:2010年)。”
二、從基層開始,在實干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齊思忱分配到石家莊市的時候,城市綠化就像是一張白紙,一切需要從頭開始。但是她卻自信的認為,“在這張白紙上可以畫出最新最美的圖畫”。當時城市綠地只有日偽時期留下的一個小公園改成的人民公園,幾條街道樹木不多,是常見的鄉土樹種老洋槐和柳樹。
由于當時資金有限,只能自建苗圃培育樹苗。建設局從市民手中購得一部分土地,又從日偽時期的跑馬場收回土地,開始做苗圃規劃,到市場招收工人。他們每天勞作在田間地頭,夯地、打井、制畦、播種、插條、分栽苗木、種植果樹,利用冬季編寫教材,給工人辦學習班。除了學專業知識,齊思忱還辦起了掃盲班,提高工人的政治文化素質。冬季修剪街道樹木,她上樹給工人作整形示范;行道樹需要用馬車拉水箱跟隨澆水,忙時馬匹不足,就采用人力車,每人一輛水車,她們帶頭澆水。她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勞動,精力充沛、干勁十足,勞動非常愉快,從不覺得苦和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