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百科 » 正文

      紫葉矮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10-10  

      紫葉矮櫻介紹

      紫葉矮櫻(學名:Prunus × cistena),薔薇目,薔薇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為紫葉李和矮櫻雜交種,在中國廣泛分布。株高1.8米至2.5米,紫葉矮櫻觀賞效果好,生長快、繁殖簡便、耐修剪,適應性強。紫葉矮櫻一般采用嫁接和扦插繁殖。其萌蘗力強,可以在園林栽培中易培養成球或綠籬,通過多次摘心形成多分枝,冬季前剪去雜枝,對徒長枝進行重短截,是與栽培觀賞。

      紫葉矮櫻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2.5m左右,冠幅1.5米至2.8米。枝條幼時紫褐色,通常無毛,老枝有皮孔,分布整個枝條。葉長卵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4~8cm,先端漸尖,葉基部廣楔形,葉緣有不整齊的細鈍齒,葉面紅色或紫色,背面色彩更紅,新葉頂端鮮紫紅色,當年生枝條木質部紅色,花單生,中等偏小,淡粉紅色,花瓣5片,微香,雄蕊多數,單雌蕊,花期4~5月。

      紫葉矮櫻和紅葉李區別

        

      1.紫葉矮櫻,薔薇目,薔薇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紫葉李,別名:紅葉李,薔薇科李屬落葉小喬木。

      2.紫葉矮櫻枝條幼時紫褐色,老枝有皮孔。紫葉李枝條細長,開展,暗灰色,有時有棘刺,小枝暗紅色。

      3.紫葉矮櫻葉長卵形或卵狀長橢圓形。紫葉李葉片橢圓形、卵形或倒卵形,極稀橢圓狀披針形。

      4.紫葉矮櫻花單生,淡粉紅色,花瓣5片,微香,花期4~5月。紫葉李花瓣白色, 長圓形或匙形,邊緣波狀,基部楔形,花期4月。

      紫葉矮櫻種植技術

      種植地:紫葉矮櫻對土壤的要求不嚴各種土壤環境基本都能適應不過再沙壤土中生長更好。需要長澆水保持濕潤的環境而且注意不要澆水過量而積水,喜歡光照,如果光照不足的話它的葉子會泛綠。

      水肥管理:紫葉矮櫻比較耐旱,每年早春和秋末澆足澆透返青水和封凍水,平時不是特別旱可依靠天生長。春秋時節由于天旱風大需要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進行一次葉面噴霧就可以補充水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在夏天雨季,還應該即使排除積水,避免日出水溫升高燙傷根系。

      紫葉矮櫻喜肥,不僅在栽植苗木時需施基肥外,在生長期要適當追肥,在早春和初夏各追施一次氮磷鉀復合肥,秋末再施圈肥或者芝麻醬渣。

      越冬管理:紫葉矮櫻屬于耐寒樹種,成年苗木只需要采取樹干涂白的措施就可以了。對于新植苗木稍微復雜一些,可以采取根部培土、樹干纏草的方法,幼齡苗則進行覆膜處理。新植苗木在第一年進行纏干處理后,第二年采取涂白越冬就可以了。

      病蟲害防治:紫葉矮櫻在栽培過程中,會受到刺蛾、蚜蟲、紅蜘蛛葉跳蟬的危害。每年冬季涂白時盡量將主干和大枝都進行涂白,還應將蟲卵、蟲繭刮干凈,早春及時噴百菌清、多菌靈等廣譜殺菌劑。

      紫葉矮櫻是喬木還是灌木

      紫葉矮櫻紫葉矮櫻是薔薇科李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

      紫葉矮櫻嫁接扦插技術

      嫁接方法有芽接法和穗接法。 

      (1)芽接時間為每年5月下旬至6月底;   

      (2)穗接時間為當年11月下旬開始到第二年2月底。
         扦插:
         采用壯枝條剪枝,每段長為12厘米,每年3月份之前扦插。插前將下部3厘米長浸泡生根粉液水2小時,上端恰好與地面平齊,埋好、壓實、覆上薄膜,保持地溫。
       
       
      [ 植物百科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植物百科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