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百科 » 正文

      金葉榆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10-10  
      金葉榆介紹
             中華金葉榆(拉丁文名Ulmus pumila cv.jinye.)也叫金葉榆。榆科榆屬,系白榆變種。葉片金黃色,色澤艷麗,質感好;葉卵圓形,比普通白榆葉片稍短。是河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的黃印冉、張均營高級工程師培育的彩葉植物新品種。
             中華金葉榆,榆科榆屬,系白榆變種。葉片金黃色,有自然光澤,色澤艷麗;葉脈清晰,質感好;葉卵圓形,平均長3-5cm,寬2-3cm, 比普通白榆葉片稍短;葉緣具鋸齒,葉尖漸尖,互生于枝條上。金葉榆的枝條萌生力很強,一般當枝條上長出大約十幾個葉片時,腋芽便萌發長出新枝,因此金葉榆的枝條比普通白榆更密集,樹冠更豐滿,造型更豐富。
      金葉榆嫁接方法
             在砧木兩米左右處鋸斷,削平茬口,在斷面中心用嫁接刀由上至下垂直劈一刀,深度2.5cm左右,在接穗下端一個芽的兩側各削一刀長2.5cm左右的楔形斜面,使有芽的一邊稍厚,另一邊稍薄,削面要平。用嫁接刀把砧木劈口撬開,將接穗厚邊向外慢慢插入劈口內,使砧木劈口外側形成層與接穗外側形成層準確對接,并讓砧木緊緊夾住接穗,一般可同時插兩根接穗,較粗的砧木可劈“+”形插4根接穗,然后用15-20cm長的薄膜條從下至上綁緊。
             在砧木兩米左右處鋸斷,削平茬口,選樹皮平滑的一側,先用嫁接刀在斷面斜削一刀,成一小斜面,再在斜面中央的部位切一深達木質部的豎口,切口長度稍短于接穗的大削面,在接穗下部削一長約2-3cm的斜面,削面要求薄而平,在其背面的兩側,淺削去表皮,然后將接穗大斜面向木質部,順砧木切口插入,深度以大斜面在砧木切口上微露時為適。綁縛方法同劈接。
      適用于一年至二年生白榆苗做砧木的嫁接,方法同上,一般一株砧木只插一根接穗,嫁接后綁好。
      按嫁接時間分為夏季芽接和秋季芽接,按嫁接部位分為高接和底部接。

      金葉榆資料
             中華金葉榆對寒冷、干旱氣候具有極強的適應性,適宜生長區域為北緯47°10′至22°11′(黑龍江伊春至廣東中山),東經133°56′至79°55′(黑龍江雞西市至新疆和田),橫跨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寒溫帶五種氣候帶。
      中華金葉榆對寒冷、干旱氣候具有極強的適應性,抗逆性強,可耐-36℃的低溫,同時有很強的抗鹽堿性。工程養護管理比較粗放,定植后灌一兩次透水就可以保證成活。


      鄢陵金葉榆
             鄢陵金葉榆的觀賞性極佳。初春時期,鄢陵金葉榆便綻放出嬌黃的葉芽,似無數朵蠟梅花綻放枝頭,嬌嫩可愛,早早給人們帶來春天的信息;至夏初,葉片變得金黃艷麗,格外醒目,將街道、公園等景點打扮得富麗堂皇;盛夏后至落葉前,樹冠中下部的葉片漸變為淺綠色,枝條中上部的葉片仍為金黃色,黃綠相襯。
      鄢陵金葉榆 屬于中華金葉榆的一個品種,自金葉榆培育成功之后,其即刻成為了綠化工程中的寵兒,特別是在北方的苗木市場,因為它的出現打破了北方入秋以來沒有彩葉植物的格局,鄢陵,作為北方花卉苗木第一縣,從一開始就對金葉榆的成功培育十分關注,自引進中華金葉榆之后,在鄢陵氣候,人工的精心養護培育之下,逐漸的形成了有鄢陵當地特色的金葉榆——鄢陵金葉榆。
             鄢陵金葉榆生長迅速,枝條密集,耐強度修剪,造型豐富。既可培育為黃色喬木,做為園林風景樹,又可培育成黃色灌木及高樁金球,廣泛應用于綠籬、色帶、拼圖、造型。鄢陵金葉榆根系發達,耐貧瘠,水土保持能力強,除用于城市綠化外,還可大量應用于山體景觀生態綠化中,營造景觀生態林和水土保持林。
      金葉榆樹苗怎么賣
             40--50厘米高度的只要10元左右,3公分以上就上百來算。
       
       
      [ 植物百科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植物百科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