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各高校招生計劃、招生政策有何變化?為幫助考生了解最新資訊,新浪高考[微博]頻道特別邀請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招生負責人楊澤斌做客新浪,在線解讀2014年報考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各類政策并解答考生疑問。以下為訪談實錄。
主持人:各位新浪網友大家好!歡迎關注新浪教育頻道推出的高考大講堂。今天關注的高校是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做客的嘉賓是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招生負責人楊澤斌老師。首先請楊老師跟新浪網的網友打個招呼。
楊澤斌:主持人好,各位新浪網友大家上午好!
主持人:咱們學校03年的時候成立的,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雖然是年輕的學校,發展比較快,關注度也比較高。每年報考的人比較多,那么先請您再為今年的考生們介紹一下這所大學的整體情況。
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一所以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新型高等院校
楊澤斌:好,我首先向各位考生和家長[微博]介紹一下學校。學校的名稱叫做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2003年3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立,是由大連理工大學集合60余年的綜合辦學優勢,還有學科教育教學特長舉辦的一所以工科為主,兼顧管理學、文學、藝術學等多學科的新型高等院校。目前設有電子與自動化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管理學院、建筑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等6個分院,23個本科專業,在校生8500余人。學院地處“世界環境500佳”的美麗海濱城市大連,作為東北地區唯一一所由985高校辦的新型院校,我們的教學和管理完全由大連理工大學負責,并且由其派出管理經驗豐富的專家團隊來具體負責實施。
我們學院在保證教育質量軟環境建設的同時,也加大硬件方面的投入,目前校園占地面積5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4.6萬平方米,各類實驗室、計算機室、創新實驗教室數百個。擁有館藏圖67萬余冊的大型圖書館,1.7萬平的大型體育館。學校的校園網也接入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無論是軟環境的建設,還是硬件設施都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主持人:通過楊老師的介紹看得出來,這所學校是標準的一流大學的校園環境。年輕的學校師資怎么樣?我們的名稱是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師資是不是跟大連理工大學有依托,師資是怎么樣產生的,能不能介紹一下整體學校的師資力量的概括?
楊澤斌:作為一所新建立的高校,學校的師資隊伍往往是考生和家長比較關切的。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的管理團隊對此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們從自己培養和對外引進兩方面著手,目前除了擁有以遼寧省教學名師匡國柱教授為代表的,教授和副教授近三分之一數量的專家團隊,同時還有學術成果豐碩,擁有博士和碩士學位的青年教師,教師隊伍是雄厚的,師資力量是過硬的。這種師資力量的配備,也為我們的學生成長成才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主持人:一所學校一直受到關注的原因,除了校園的環境,一流的設備、設施,師資力量非常的雄厚以外,還有一個關注的焦點,就是學校的人才培養的模式,人才培養模式是價值所在也是核心所在。一個學校要標新立異,做出自己的特色,肯定離不開人才培養的模式。您能不能介紹一下我們的人才培養模式到底是什么?
形成了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模式
楊澤斌:作為成立11年的學校,無論是大連理工大學對我們高度負責的治學管理態度,還是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學院一直都強化教育管理的內涵,明確人才培養的特色。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全方位的創新創業素質教育、本科生導師制等多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特色。
首先說說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學院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則,強調學生個性化發展,努力為每一個學生提供一個私人定制化的教育服務。以培養目標多元化和3+1的人才培養模式作為教育體系的核心內容。在該體系下,學生經過前3年專業的學習,逐步清晰了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在班級導師的幫助下規劃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出國讀研究生、工作,還是在國內考研[微博],還是直接到國內的就業市場參加就業。學院針對每一個學生所選擇的道路配備了第4年的培養方案。舉兩個例子,一些同學選擇了在國內考研究生,我們在大四的時候就為這樣的同學安排了考研的公共通考課的輔導、專業課的輔導。出國留學[微博]的同學,我們開設了國際化的課程,交際英語、商務英語、初中日語等等。這樣針對學生們的不同情況,提供差異化的服務。
主持人:真是做到了因材施教。
楊澤斌:是的。第二個培養特色是全方位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的素質教育。我們這樣一所把建設應用技術性大學作為發展方向的高等院校,始終強調要著力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個人素質。開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動,成立了大學生實踐中心,組建了學生“UIT”學生創新的訓練組織,把對這方面有興趣、有個人愛好的同學組織訓練,鼓勵同學們參加全國范圍內的各類競賽、創業計劃大賽。并由學院出面搭建企業的合作平臺,開展創新實踐的項目。學院還為有創業意愿的同學進行創業指導,我們有將近800平的創業實訓基地,為在校園里有創業想法的同學提供一個鍛煉的平臺。
往往數字會體現一些客觀實際,接下來我用幾組數據來介紹一下創新創業素質教育現在的開展情況。3年來,我們參加校內外各類科技創業大賽129項,其中獲得全國特等獎6項、全國一等獎30項、二等獎46項。先后有1315名同學獲得各類獎項。
主持人:很了不起。
楊澤斌:我們相信我們會為每一位學有余力并對創新創業有濃厚興趣的同學提供個性發展的舞臺,發揮特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