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動態 » 正文

      第十一屆首都高校風景園林研究生學術論壇完美收官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1-20  

         2015年11月29日,第十一屆首都高校風景園林研究生學術論壇在北京林業大學隆重召開。本屆論壇的主題為“景觀與建筑之間”,旨在鼓勵設計師在當今社會城市飛速發展、全球能源危機的背景下,勇于打破建筑學和景觀學之間長期的對立狀態,跨越建筑與景觀的界限,思考相互之間的關聯,共同尋求一種全新的綜合設計方法,創造人類需求與客觀環境之間的協調關系。

        本次論壇為期一天,由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主辦,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研究生會承辦,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研究生會、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研究生會、北京建筑大學建筑規劃學院研究生會、北京工業大學建筑系研究生會、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研究生會協辦。北京地區各大高校研究生踴躍參與到了此次論壇中。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院長李雄教授充滿關切和鼓勵的開幕詞拉開了本次學術論壇的序幕。其后,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建筑大學、中央美術學院、北方工業大學的十位研究生嘉賓分別進行演講。上午共有四位嘉賓上臺演講,第一份報告為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李賓同學帶來《上海傳統園林小氣候營造模式初探》,他介紹了傳統園林與小氣候相關的理論研究,以豫園小氣候要素數據分析為基礎,描述傳統氣候的運行機制,并總結各造園要素小氣候營造模式以及理想庭院的小氣候模式。接下來,中央美術學院的鄭慧銘同學帶來《詩意景觀與傳統民居的相互融合——以閩南傳統民居和鄉村景觀為例》演講,探討人與環境和諧共生的價值觀念,闡述對景觀、建筑與人文思想融為一體的理解。其后,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劉京一同學在《被忽略的復雜性——從后現代主義到景觀與建筑的融合》中,談到建筑在實現復雜性方面有了新的突破,而同時,越來越多的景觀師也開始用自己的方法設計建筑和城市,后現代主義的提出沒能解決的問題,似乎正在被景觀與建筑相融合的這一趨勢所解決。北京建筑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甘振坤同學帶來題為《沒有設計師的景觀——高速城市化背景下的非正統都市面貌》的演講,以建筑制圖的視角分析城市現象,強調我們應當俯下身來,看清現象背后的時代特征,根據不同人的知識構建產生不同深度的意義,喚起職業設計師的反思。在觀眾互動提問環節之后,在北京林業大學李方正同學主持的“多學科支撐風景園林學科”、“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的科學問題”兩個話題為主的博士生沙龍中,結束了上午的論壇部分。

       
       
      [ 院校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院校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