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揭曉的新一屆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評獎中,“適應集體林權改革的森林資源可持續經營管理與優化技術及應用”成果獲一等獎。這是該獎設立以來,首次將一等獎授予以農林經濟管理學科為基礎,交叉、融合相關學科的科研成果。
這項研究是由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宋維明帶領團隊5年攻關完成的。項目以福建將樂國有林場、永安市林業局、甘肅小隴山林業實驗局、河南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典型區域為研究對象,以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重點,在資源供給與規模化經營、政策性森林災害保險保費精算、森林經營管理模式的改變對環境的影響及其優化、森林多功能經營、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信息服務體系及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從森林資源培育、生產經營、經濟管理、支持系統等角度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的森林資源可持續經營及管理提供了全方位的理論及技術支撐。
科研人員在福建、甘肅、河南等地建立了1267多公頃的示范區。結果表明,項目形成的技術體系穩定,可操作性強,具有在全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區域范圍內推廣應用的價值。
科研團隊研究建立了基于分水嶺算法的森林植被碳儲量監測、集體林區木材生產成本資源供給風險評估與預警、林權改革后小規模和分散化經營條件下的森林經營規模和價值優化技術、基于風險分區的集體林區政策性森林災害保險保費精算技術、森林生態環境影響的成本—效益分析、林權改革后野生動物生境影響監測評估與預警等新技術,構建了以林農合作組織等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為主的規模化經營模式。這些技術或模式在相關指標選取、調查和分析方法或研究結論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創新。
梁希林業科技獎是代表當前我國林業行業最高科技水平的社會力量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