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院校 » 正文

      長治學院植物學教學團隊打造卓越教學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6-19  

        希臘神話中,布施歡樂與慈愛的神靈狄俄尼索斯,在遭遇海盜襲擊、行將被害的時候,船桅四周長出了常春藤,船帆上垂下了葡萄藤,這些綠色的藤蔓幫助他脫離了危險。此后,他便用上天賜予的神秘力量守護著這些綠色植物,用葡萄釀成美酒,為人類帶來恣意的歡樂,成為后人世世代代祭祀的植物神和酒神。

        地球上多種多樣的植物,給人們帶來生生不息的能量。對植物的研究古老而廣博。長治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的開拓者們,有著對太行山植物資源長達30多年的科研傳統。30年來的潛心思索、野外調查、實驗分析、教研相長,成就了長治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植物學》課程群卓越的教學團隊。

        熱愛自然,守護綠色

        長治學院植物學教學團隊共有11人,平均年齡41歲,均為碩士以上學歷,其中博士6人,在讀博士2人。茹文明教授是這個團隊的開拓者,在團隊科研與教學中起著核心的作用。1983年,剛剛步入教師隊伍的茹教授,在一次例行的野外調查中,注意到了太行山南段的珍貴樹種——南方紅豆杉,這種第三紀的孑遺物種能夠生存在北方高原地區的太行山上,本身就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自此,茹文明教授開始了對南方紅豆杉長達30年的研究歷程。

        由于礦產資源的開采以及旅游開發等一些人為因素的影響,山西省的森林資源破壞嚴重,尤其是原生植被,恢復相當困難,致使生物多樣性急劇下降,一些物種滅絕,還有一些物種處于瀕危狀態。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長治學院植物學教學團隊在茹文明教授的帶領下,以保護像南方紅豆杉這類珍稀物種為著眼點,以地處山西省境內動植物資源較為豐富的蟒河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主要研究基地,對山西省東南部地區的植物資源、植物生態、植物多樣性保護、瀕危植物保育、旅游開發對生態系統的干擾以及動植物協同進化、資源植物的開發利用等方面進行了較為廣泛和深入的研究。

        團隊成員先后申請到的20余項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山西省教育廳科技開發項目等課題,為團隊科研提供了資金支持。“一種蠟狀芽孢桿菌及其在促進南方紅豆杉生長中的應用”專利的研發,為開發南方紅豆杉磷細菌肥料提供了優良的菌株資源,為南方紅豆杉的保育提供有力保障;對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資源植物的研究深入細致,不但涉及植物體內藥用、油料用和工業用等原料的有效提取,甚至考慮到資源植物的每一個部位的合理利用,充分發揮資源植物的效能,實現了資源植物的可持續利用與發展。

        幾年來,團隊成員們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廣泛的傳播與認同。在《生態學報》《應用生態學報》《生態學雜志》《林業科學》等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百余篇,出版專著10余部。

        實踐為先,服務經濟

        實踐教學是學習植物學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教學環節。圍繞晉東南地區的植物生態研究,植物學團隊相繼建立了蟒河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陵川西閘水國營林場三個大型野外實習基地,將實習任務列入教學計劃之中,每年組織學生定期進行實踐學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以采集植物標本為主,在采集的過程中,隨時觀察植物的特征,記錄生長情況,就地壓制標本。經過多年的考察、積累和總結,長治學院已經基本掌握了晉東南地區植物資源狀況、分布規律以及種群和物種多樣性的變化情況,制作和保存萬份高質量的植物標本,其中不乏太行山特有的種類。實習雖苦,卻樂在其中,在全面提升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同時,也使之成為學生學習生涯中最難忘的一段經歷。

        產學研結合,是理工類專業課程建設在現階段的方向之一,符合高校科研“立足經濟建設”這一培養目標。實現“高校+研究所+公司”或“院、企、所”三位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植物學課程工作一個重要取向。除野外實習基地之外,生物科學與技術系與10多家生物科學專業和生物技術專業有關的企事業單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建立能夠長期開展教學科研活動的基地,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學校等各類實習基地進行實踐教學,并建立長期合作的就業基地。

        科學知識來源于實踐,更要應用于實踐。生物科學與技術系與長治醫藥有限公司簽訂的“長治市各縣區藥用植物資源種類調查”項目計劃中,列入了提升各縣區的鄉鎮與村落經濟建設速率的內容,在確認植物的經濟價值之后,與地方政府進行種植計劃的可行性研究,為某些山區的脫貧工作獻計獻策,作出了積極貢獻。2012年,任嘉紅博士后對潞酒公司酒廠地窖墻壁、酒缸表面覆蓋菌種進行鑒定,初步完成了這些部位覆蓋菌性質效應的研究。以此為契機,生物科學與技術系與山西省長治市潞酒有限公司正在籌劃,搭建長效的產學研合作平臺,實施生產技術改造和新產品研發,為企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助推企業快速發展。

        熱愛植物、熱愛大自然的人,必然也是熱愛生活的人。對于生活與生命,他們有著自己的感悟,人類的生存只是自然中的一個環節,在各自的軌跡上生活著。

        人類敬畏自然、愛護綠色,才能為子孫后代謀得福祉。“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十八大報告中,“美麗中國”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新詞。植物學學科與它的研究者們,清楚這一美好愿景的實現難度。然而,保護生態,培養人才,是他們畢生的選擇與奮斗方向。生活中,夢境里,永遠都有著一抹綠意在生命里流動著,緩緩,而有力。

       
       
      [ 院校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院校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