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驗交流 » 正文

      推進安徽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5-13  

        城鎮化是一個地區人口由農村居住轉為城鎮居住,由農業就業轉為非農業就業的過程。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我國城鎮化進程逐步加快,但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遠遠低于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城鎮化水平遠遠低于工業化水平,人口城鎮化慢于土地城鎮化,城鎮交通、環境問題突出,城鄉差異進一步拉大,農村凋敝空心化等。鑒于此,國家提出新型城鎮化戰略,即要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做到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2015年安徽省被國家批準為新型城鎮化試點省,如何深入推進我省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我談談幾點思考:

        1. 科學定位大城市以及人口集聚重點區域。安徽北部為淮北平原,中部為江淮丘陵地區,南部為山地。按照安徽省主體功能區規劃:淮北平原主要為國家農產品主產區,江淮之間的六安-合肥-滁州一線、沿江馬鞍山-蕪湖-銅陵-池州-安慶沿江一帶為國家級和省級重點開發區域,皖南為國家級和省級生態功能區。皖北人口密度大,而農業生產勞動力需求量小,工業基礎弱,城鎮人口吸納力不足,人口壓力大,大量人口需要轉出。皖南地區大多為禁止開發地區,但皖南人口密度低,人口壓力相對較小。合六滁和沿江城市帶工業基礎好,經濟發展快,產業集聚迅速。因此,從人口城鎮化的角度來看,未來皖北地區農村過剩勞動力將大規模流入合肥和沿江城市群。因此合肥以及沿江城市群的科學定位是:不僅要發揮全省經濟增長極作用,解決區域內人口城鎮化,還要為全省的人口城鎮化作出貢獻,合理界定各城市的人口容量,從安徽省的全局來考慮其產業發展及人口規劃。同時,蚌埠-淮南、淮北-宿州、阜陽-亳州等省級重點開發區域,要根據未來產業發展,合理規劃人口遷入規模。

        2. 注重人的城鎮化。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鎮化的核心任務。 2015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0.5%,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不足30%,大量人口游動于城鄉之間,戶籍制度改革迫在眉睫。造成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差異較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市民待遇依附于戶籍,農村轉移人口在養老保障、醫療保障、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難以享受市民待遇,因而嚴重制約其留城意愿。下一步的改革重點就是要將城市各種福利待遇與戶籍剝離,城市公共服務覆蓋到每個農村轉移人口,并且要讓農村轉移人口享受同等質量的社會服務。當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首先應該嚴格按照學校招生數撥付辦學經費,鼓勵學校招收農民工子弟就學。建立城鄉統籌的社會保障制度,實現社會保險關系的順利轉移。

        3. 完善城鎮體系和功能。為防止中心城市過大造成過度擁堵問題,城鎮化應朝向“圈-帶-群”方向發展,積極發展中心城市外圍小城鎮及縣城。根據世界城市化規律,城市規劃之初就要充分考慮到未來郊區化、逆城市化過程,為未來留有余地。根據地域文化和產業特點,建設一批特色城鎮,吸收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加強基礎設施與公共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提高城市宜居宜業水平。開展海綿城市、加強城市地下管網綜合管廊建設,充分發揮城市自身的蓄水能力,對短時間強降水“就地解決”。

        4. 創新城市管理。國際城市化發展經驗告訴我們,城鎮化率達到50%時,社會進入矛盾凸顯期和風險疊加期,城市病日益顯現。這就要求我們不斷變革城市管理理念和方法。應總結和推廣銅陵市大社區管理模式,充分發揮行政力量、志愿互助力量、市場力量的作用,形成公共服務、居民志愿互助服務、市場服務相銜接的社區服務體系;加強智慧城市建設,做到交通、市民服務、旅游、基礎網絡的全面覆蓋,促進城市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推進“三網融合”工程和互聯網區域交換中心建設,建設基于通信網、廣播電視網和計算機網的多業務統一網絡平臺;推動無線寬帶網與光纖通信網的有機結合,加快4G移動通信技術的推廣,讓城市運行更加高效;完善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體系,推廣應用宿州市綜合治理模式,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共治、社會協同、群眾參與的城市綜合治理系統網絡;實現部門“大協調”,職能“大綜合”,社會“大協同”,群眾“大參與”的工作格局,形成多元共治的社會治理模式。

        5. 實施農村土地綜合改革。城鎮化不僅要解決農村人口哪里去,還要解決城鎮建設用地哪里來。目前的突出問題是,農民進城了,宅基地和承包地依然保留著。如何讓進城的農民轉為市民并退出土地,成為一個十分現實的課題。建立城鄉一體的宅基地市場和土地流轉市場是下一步土地改革的關鍵。在此之前,構建農村轉移人口宅基地、承包地退出及有償使用機制,激勵農村轉移人口自愿退出土地,即盤活農村閑置土地,又分擔了進城成本。探索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的有效途徑,有效規避農村空心化和二次空心化問題。

        安徽作為新型城鎮化試點省,正處于城鎮化加速期、改革的窗口期,未來城鎮化還有一段路要走。應該著眼于長遠,大膽地先行先試,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努力為全國同領域改革探索新路、作出示范。

       
       
      [ 園林城市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城市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