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同生態環保、產業升級轉移并列的京津冀一體化,率先突破區域,將交通一體化作為頭陣,不僅有望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還將在港口、機場和公路路網方面爭取實現協同發展。
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
在外界看來,強化干線鐵路建設、打造京津冀區域城際鐵路網,有望成為京津冀交通建設的重點領域。
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繼孚曾對媒體表示,建設“軌道上的京津冀”,是由這片區域的人口密度決定的。京津冀三地在有限的空間內承載了巨大的人口和經濟量,只有大運量的軌道交通,才能承載頻繁的人際交流和活躍的經濟活動。
目前,京津冀地區已有京津城際、京石客專、津秦高鐵、京滬高鐵等高鐵線路,京津、京石、津唐、津秦、津滄等主要城市間均能實現1小時左右直達。
據了解,在政治局會議審核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之前,京津冀三省(市)政府、鐵路總公司已經按照3︰3︰3︰1的比例共同出資成立了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有限公司,初期注冊資本100億元。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有限公司成立后,將突破京津城際鐵路現有的以行政區劃為界限的建設模式,有利于路地、路企聯手開拓京津城際鐵路的投資市場,給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帶來便利條件。
根據《北京交通發展綱要(2014—2030年)》,北京將著力打造京津冀“一環六放射二航五港”的交通一體化體系。計劃到2020年,形成京津冀9000公里的高速公路網和主要城市3小時公路交通圈,9500公里的鐵路網和主要城市1小時城際鐵路交通圈。
而在天津方面,天津市委代理書記、天津市長黃興國在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曾透露,京津冀三省市的交通一體化有了新進展,今年京津城際高鐵將延伸到天津濱海新區金融商務區,天津到保定的高鐵10月也將開通。他還表示,天津正在規劃建設京津第二高鐵和天津到石家莊的高鐵。
河北方面也提出,在京津冀各設區市有2條以上高速公路直達津冀港口群,基本實現貨物運輸的無縫對接。
未來,外界還期待京沈、京張、京唐客專3項國家鐵路項目的進一步落實。
促進津冀港口協同發展
環渤海地區是世界上大型港口集中的地區,共有9個億噸大港,依次是天津港、青島港、大連港、唐山港、營口港、日照港、秦皇島港、煙臺港和黃驊港,分別隸屬于天津、山東、遼寧、河北四省市。其中,津冀港口群是環渤海地區三大子港口群之一。
目前,國家規劃了天津北方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區建設,而河北是北方地區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資運輸的重要渠道,如何發展臨港工業、鼓勵津冀兩地港口企業優化配置資源,是京津冀一體化在交通方面需要探索的重要課題。
有專家也曾公開建議,津冀港口群發展必須借鑒大型港口的管理理念,通過先進設施更新,對中小型港口進行整合,從而對同質化無序競爭進行有效的遏制。在港口群之間和港口群內部港口之間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避免過度的貨源相似和腹地重復情況出現。在同一地區,可以以不同的發展方向來定位不同港口,將礦石、鋼材、集裝箱、石油等類進行均衡化分布,從而減輕和降低港口同質化競爭程度。
作為合作表率,去年,天津港集團與河北港口集團共同出資組建的渤海津冀港口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標志著兩地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打破港口區域壁壘,拉開港口發展從競爭走向合作的序幕,形成了共贏局面。
據悉,該公司將通過創新合作模式,重點發展現代物流、道路運輸、倉儲配送等綜合服務型項目,參與區域內新建碼頭等項目建設,逐步發展成為大型現代港口企業。
三地機場有望共同打造
國際一流航空樞紐
在空港布局方面,北京除了首都機場之外,目前已經啟動了北京新機場建設,天津則擁有天津濱海機場,河北則有石家莊正定機場。
去年末,在民航局的推動下,京津冀三地機場協同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北京簽署。這標志著民航落實新常態下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率先在機場領域實現了協同發展。
民航局副局長周來振表示,長期以來,京津冀三地機場存在著“首都機場吃不了,天津機場吃不飽,河北機場吃不著”的問題。未來,通過三大機場間航線航班的轉移對接,將首都機場過剩產能平移,實現空中疏解,既可以解決過剩與不足的問題,又是首都機場提質增效、結構調整的具體舉措。
周來振表示,三地機場統一運營管理后,首都機場要通過調結構,騰挪和優化中遠程國際航線航班,提高國際競爭力;天津機場要強化樞紐功能,承接首都機場的溢出航線航班,大力發展航空物流;石家莊機場要積極發展航空快件集散及低成本航空。他希望三地機場尤其是天津、河北,要抓住新機場建成前的關鍵機遇期,探索出既滿足市場需求又互利多贏的轉型增長方式,實現創新發展、融合協同、同生共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