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風景名勝區 » 正文

      保護生態是國家公園的首要目標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1-11  

        從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建立到三江源一、二期生態工程實施,再到中國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青海各族人民翹首盼望許多年。如今這幅遠景藍圖在“十三五”開局之年徐徐展開。這是黨中央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改革總目標出發,提出的重要改革舉措。

        中國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是突出并有效保護生態,探索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模式,創新生態保護管理體制機制,建立資金保障長效機制,建立有序擴大社會參與機制,將國家公園建成青藏高原生態保護修復示范區,三江源共建共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先行區,青藏高原大自然保護展示和生態文化傳承區。視野嶄新,決策高遠。

        國家公園體制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有效模式。是一個國家為了保護一個或多個典型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為生態旅游、科學研究和環境教育提供場所,而劃定的需要特殊保護、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區域。其保護強度僅次于嚴格的自然保護區和原野保護區,是自然保護區體系中的一個類型。

        由此可見,自然生態系統在國家公園建設中居于核心基礎地位,保護自然生態是國家公園的首要目標,是加強國家自然生態保護,維護國家生態安全而采取高標準保護形式。因此我們必須把它作為我省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作為生態領域改革的重大牽引,在建設原則上,堅持保護為主,在試點選擇上,結合國際通行規則與我國現有經驗,立足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從保護野生動植物生境完整性出發,把三江源作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勇于和善于擔當,全力以赴、扎扎實實展開國家公園各項建設。

        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是國家戰略,體現國家意志。因此我們還必須與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結合起來,包括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也包括健全完善國有林區經營管理體制等。依法界定各種類型自然保護區的管理制度、土地及相關資源資產的產權制度、監督管理體制、運行保障機制等,從法律法規上理順整個自然保護的管理體制。

        在生態保護和自然資源利用日趨嚴峻的當下,建立國家公園體制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嶄新的課題。我們要進一步學習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切實擔負起自然生態保護中的神圣職責,依托現有自然保護區和國家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沙漠公園等,積極推進國家公園體制建設,為建設美麗三江源努力,再努力。

       
       
      [ 風景名勝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風景名勝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