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月1日)是元旦小長假的第一天,也是昆明瀑布公園和滇池之“腎”——官渡區王官濕地、呈貢區斗南濕地和晉寧東大河濕地正式開放的第一天。陰雨綿綿的天氣讓很多人頓失出門的興致,不過,記者昨天下午依次來到幾個公園走訪時,仍有部分市民全家出動來到新開濕地賞玩拍照,在雨霧中體驗不一樣的滇池風情。
盤龍江景 花香四溢 夜景獨美
地點:農科北路至灃源路之間
看點:白天花徑浪漫 夜晚江景動人
簡介:盤龍江畔一段江景道路在冬日里絲毫不顯頹敗之意。冬櫻花樹點綴在兩岸綠樹之間,黃透的銀杏葉隨風飄落。這里是同期建成完工的盤龍江景觀綜合提升示范工程。
這段浪漫的花徑全長2.2公里,北接瀑布公園(農科北路)南連田溪公園(灃源路)的盤龍江東西兩岸。這個季節來到這條路上,市民能看到冬櫻花和銀杏的浪漫,明年春夏以后,還能看到云南櫻花、藍花楹和滇樸以及香樟等高大喬木,路上共新植樹2270棵,植被面積達到13.5萬平方米,還要新建休息廳、衛生間、垃圾箱等配套設施。而在夜間,夜景燈光的裝飾也會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感覺,很適合市民夏天晚上散步遛彎。
濕地風光
由昆明滇投負責建設的官渡王官、呈貢斗南、晉寧東大河濕地,規劃總投資約22億元,于2014年5月啟動建設,2015年12月完成建設。3塊濕地分別依托官渡區、呈貢區、晉寧縣現有自然條件進行建設,提升景觀效果和品質,配套建設慢行系統及基礎市政服務設施。生態濕地首要的是發揮滇池之“腎”的功能,對滇池進行水體交換,提升水體自凈能力。在景觀功能方面,新開的斗南濕地和王官濕地都已經做好了迎接市民的準備,路燈、垃圾桶、衛生間和停車場等設施一應俱全,而且都分別設置了不少座椅供大家休息。
王官濕地 觀睡美人視角最佳
地點:官渡區廣普大溝以南環湖東路面湖一側
看點:通過景觀視廊,可完整欣賞滇池和西山睡美人
規模:規劃總面積715畝,湖岸線長3.86公里
簡介:該濕地的獨特之處在于,有1.3公里的岸線被恢復成自然灘涂,能有效提高水體交換和滇池水體的自凈能力。王官濕地中在羅家營水廠以北至廣普大溝段建設了500畝的生態保育區,形成連續閉合的生態系統,該部分區域不向公眾開放,最大限度減少人為干預,利用自然調節和凈化能力來實現濕地系統的健康運行。
盡管大部分區域都不開放,但王官濕地仍然值得推薦,濕地以生態功能優先,在此基礎上建設了環滇池慢行系統、停車等服務管理設施,而倚在濕地的景觀視廊上,將能完整地欣賞滇池和西山睡美人的景觀。從海東濕地出來不到1公里,馬上進入官渡區王官濕地,木棧道把我們引向滇池邊,幾位攝影愛好者正提著攝影器材準備離開,“今天下雨,滇池水面上還有點霧氣,你看遠處西山睡美人還有點薄霧。”
斗南濕地 瓜果飄香 四季飛花
地點:環湖東路北部與官渡區王官濕地相連
看點:寶珠梨和柳堤盡顯呈貢歷史風貌
簡介:離開王官濕地,緊挨著的就是呈貢區斗南濕地。濕地完整保留了范圍內滇池柳堤的歷史原貌,傳承昆明記憶。并將呈貢其他市政建設需要移栽的寶珠梨等果樹、喬木移栽到濕地適當區域,體現了魚米之鄉、瓜果之鄉的呈貢特色。此外,一期工程新增高大喬木約5000株,其中新引種的約1400株水杉將成為滇池邊一道新的特色景觀。斗南濕地充分結合呈貢新城發展機遇、發揮毗鄰斗南花卉市場的資源優勢,巧用植物搭配營造多樣景觀,實現“公園四季飛花”景觀特色。
在生態方面,建設時對濕地地形進行整理,使水容量達到13萬方,將洛龍河水質凈化廠一級A標的尾水引入濕地,通過濕地凈化后以優于地表IV類水質進入滇池。
東大河濕地 生態環保物種豐富
地點:位于滇池南岸,東至大灣山項目邊界
看點:滇池湖濱野生動植物最豐富區域之一
簡介:東大河濕地規劃面積5400畝,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1500畝,抵達東大河濕地后,成片的水上森林景觀呈現的就是一個綠色的世界。
2014年12月31日,國家林業局將東大河濕地命名為“云南晉寧南滇池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從而使之成為環滇池濕地公園建設與發展,以及鞏固滇池治理成效的典范。濕地對岸線進行生態處理——替換梳理紫莖澤蘭等外來入侵有害物種,形成了水上森林、自然灘涂、蘆葦蕩、海菜花、天然湖灣、魚蝦產卵保護場所等生態景觀,成為滇池湖濱野生動植物品種和數量最為豐富的區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