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獲悉,地處文山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老君山片區和小橋溝片區的生態移民規劃已由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編制完成,并將作為云南省首個生態移民規劃加于實施。
文山州老君山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6867.0hm平方,該保護區是以保護豐富的木蘭科樹種為標志的滇東南巖溶中山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原始類型和以華蓋木為代表的多種木蘭科植物及伯樂樹、毛枝五針松等珍稀瀕危、特有植物類(群),以及亞熱帶山地苔蘚常綠闊葉林原始自然景觀及珍稀動植物種類為主要目標的南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自然保護區。
據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院長張子翼介紹,由于老君山片區是文山市主要的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是文山人民“母親河一一盤龍河”的重要發源地和12個鄉鎮人畜飲水、生產灌溉用水和馬塘省級重點園區、文山氧化鋁廠用水的直接來源。
如發生旱情,老君山片區的水資源還將供應硯山縣的江那、平遠、稼依等鎮群眾的生活用水。與此相連的果河、順甸河、盤龍河還同是文山、西疇、馬關、麻栗坡、屏邊、河口6縣(市)逾百萬群眾生產、生活所需的重要水源。其生態效應由此可見一斑。
而作為文山自然保護區(老君山片區)的組成部分,周邊居住著3個鄉鎮13個村委會、80個自然村的4790戶近2萬群眾,如此多的社區居民不但使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下降,森林涵養水源、保水能力降低,還給文山市城市飲用水安全造成極大隱患。
為保護(老君山片區)生態環境,優化保護區資源,加速該片區群眾脫貧致富,必須對該保護區內及周邊社區進行移民搬遷,使這里生長的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長蕊木蘭、鵝掌秋、紅花木蓮、云南擬單性木蓮、領春木、水春樹等21種“國寶”級植物,灰葉猴、印支虎、倭蜂猴、蜂猴、熊猴、云豹、金錢豹等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以及18種國內外保護的珍稀瀕危獸類、國家級重點保護的20種鳥類如鳳頭鷹、原雞、白腹錦雞等得到更為有效地保護。因此,雖然按“生態移民規劃”將確定遷出2412戶共9208人,涉及文山市小街、壩心、薄竹3個鄉鎮,但這也將使老君山保護區內森林生態系統穩定及涵養水源功能得到正常發揮,進而促進文山市及整個盤龍河流域區域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