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汕尾紅海灣旅游區被授予國家4A級旅游景區牌匾,標志著該區旅游發展取得階段性的成果。
近年來,汕尾市及汕尾紅海灣經濟開發區高度重視4A景區創建工作,在省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紅海灣旅游區發展迅速,游客數量逐年增加。
紅海灣旅游區位于汕尾市遮浪街道南部,因獨特的地質構造和巖石成分,沙灘和巖石都呈現出淡淡的紅色,尤其是傍晚落日時分,整個紅海灣都被一片誘人的紅光所籠罩,“紅海灣”由此得名。紅海灣還被視為“粵東門戶,環珠重鎮”,有“中國觀浪第一灣”之稱。
專家認為,紅海灣旅游區地理位置優越,在建設過程中可發揮其五個方面的優勢:濱海度假旅游品牌、生態休閑旅游品牌、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海鮮美食旅游品牌、運動保健旅游品牌。遮浪半島、濱海浴場、炮臺遺址、燈塔島、天后宮等都是紅海灣旅游區的著名景點。
汕尾紅海灣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高火君表示,隨著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正式掛牌,紅海灣旅游區將更好地融入全省全國旅游市場,促進吃、住、行、游、購、娛等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進一步打造國家級濱海旅游度假區。
據悉,紅海灣遮浪半島旅游區素稱“粵東麒麟角”。遮浪半島突入海面,有如屏障似地擋住了東西兩面風浪,在半島兩側不管風向何方,景象迥然不同,當一邊波濤滾滾,巨浪空,萬馬奔騰,另一邊則風平浪靜,一碧萬頃,波光粼粼,遮浪因而得名。半島南面有燈塔島,建有國際航標燈塔;半島兩側海灘各連綿約2公里,沙白水清,是海水浴理想去處。這里湖泊、島嶼、港灣交錯,沙灘蜿蜒連綿,沿岸礁巖多姿,濱海風光秀麗,人文古跡眾多,具有獨特的亞熱帶海濱風光,發展旅游前景十分廣闊。開發區有蜿蜒曲折的海岸線72公里,同時擁有優良的深水岸線,海岸水深最深處達一16米。白沙湖、后江灣一帶多處可建1一10萬噸泊位碼頭,且港灣避風條件好、受海潮影響小,一年四季萬噸以上輪船均可進港,素有“百里海灣盡良港”之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