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師園為企業產品發布提供場地(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提供)。
蕉窗聽雨,水榭聞聲,是體味園林的最佳寫照。曾經被譽為“凝固的詩,立體的畫”的蘇州古典園林,因為有了人的感受和體會,變得愈發有生命活力。當從單純的游賞轉向細細品味園林之韻,成為備受市場青睞的高端旅游時,園林也亟需轉換新的方式,尋求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隨著“含金量最高”的會獎旅游的興起,蘇州園林在“保護為主,合理利用”的基礎上,轉變發展靠單一門票收入的經濟模式,大力探索蘊含“蘇式生活”的會獎旅游,煥發出園林新活力、新魅力。
古典園林是蘇州會獎旅游最大的資源優勢
2014年9月,蘇州古典園林網師園內,一群金發碧眼的外國友人正在水榭里欣賞昆曲。咿呀的曲聲從水面上飄過來,浸潤了園林的韻味,婉轉回腸。
這是來自美國、英國、新西蘭、法國的國際會獎旅游買家,在參加完北京舉辦的中國國際商務及會獎旅游展覽會后,專程趕到蘇州,考察世界文化遺產網師園、拙政園、留園和虎丘等景點。
對蘇州人來說,園林是一種生活,而在國際旅游買家眼中,蘊含蘇式生活的園林還是一座“金礦”。素有園林甲天下之稱的蘇州,現有古典園林50多個,其中拙政園和留園列入中國四大名園,并同網師園、環秀山莊及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等共9個古典園林,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充滿人文情懷的園林,寄托著現代人追古撫今的“山林情懷”,更蘊含“蘇式生活”的豐富內涵。而這些,也是會獎旅游最大的資源優勢。而且,蘇州園林具有會務洽談的歷史淵源。1993年至1994年,在網師園的小姐樓上,中、新雙方就蘇州工業園區合作項目展開了數次會晤、談判,網師園由此成為蘇州工業園區的孕育地之一。位于耦園的世界遺產監管中心每年都要承辦遺產培訓研究方面和古建筑聯盟活動等方面的國際性會務活動。蘇州園林內廳堂齊備,網師園的云窟、小姐樓、露華館,滄浪亭的面水軒、明道堂,留園的冠云樓、小桃塢等場所都適于開展各類中小型會務活動。耦園內的世界遺產監管中心還配有會場的同傳設備,適合國際會議的召開。相約園林、相約湖畔、相約雅韻,讓整座古城變身為一場巨大的會展盛宴。隨著蘇州市政府近年來園林保護、歷史遺存修繕等方面的努力工作,蘇州古城的歷史風貌得以復蘇。對于會獎旅游的客戶來說,在緊張的會議之余,可以飽覽江南園林美景,感受姑蘇文化,無疑有著巨大的誘惑力。此外,還有一些在園林里舉辦的文化項目,可以讓會獎客人的整個旅行過程更為豐富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