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蘭北島一個小城,成千上萬的螢火蟲在巖洞內熠熠生輝,燦若繁星,有人把這種自然奇觀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跡"。
100年前,毛利人發現神奇的山洞。毛利語中,懷托摩是"綠水環繞"的意思。這里果然青山巍巍,小溪潺潺。螢火蟲洞入口處是座尖頂小木屋,旁邊立著刻有毛利圖騰的木雕紅柱。
傳說1887年,一名英國測繪師在當地毛利酋長陪同下,乘亞麻小筏,手持火把進洞探險,發現了洞內奇景。這些發光體是當地一種螢火蟲的幼蟲。它們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奇妙的景觀。從此以后,游人接踵而至,螢火蟲洞也揚名世界。
距發現此洞百年后的1989年,新西蘭當局終于把這個洞的所有權歸還給毛利族人。
從一個綠樹掩映的洞口,我們進入了有1.5萬年歷史的鐘乳石溶洞?;璋抵幸恢弊叩蕉囱ㄉ钐?,順著導游耳語般的指點,看到側面巖石上一片綠白色微光。微光下是無數條長短不一的半透明細絲,從洞頂傾瀉而下。
新西蘭的螢火蟲生命周期為一年。幼蟲會發光吐絲,其熒光隨著年齡增大變得愈加明亮。幼蟲經6-9個月變成成蟲。
奇怪的是,成蟲有翅膀卻沒有嘴巴,無法進食,也不會飛。只是瘋狂地交配產卵,直至筋疲力盡。2-3天后,它們會用盡最后一點力氣撞向幼蟲的絲網,舍身給自己的后代作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