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景區資訊 » 正文

      沈陽故宮方城罕王宮八月將重見天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6-12  

      \

        在1米多高的外墻體和頂層框架的保護下,罕王宮遺跡重見天日,安然沉靜地見證著中街皇城地區歷史文化風貌的變遷……5月5日,仍在施工中的豫瓏城項目罕王宮發掘保護現場,仿佛正在醞釀著沈陽皇城文脈的復蘇。

        項目開發建設方總經理岳豫卿介紹,為妥善保護罕王宮遺址,使其最大程度地與皇城地區改造和商業發展相融合,施工建設方將在罕王宮的正上方21米高處,設置約為840平方米的玻璃防雨罩,并在罕王宮與九門路交接處,設置地下擋土保護墻和地下室頂板,將其打造成皇城地區的可游覽景點,重現盛京宮殿的歷史風貌。目前,發掘保護工程的綜合機電和立面幕墻建設基本完成;古建外立面完成60%,預計7月末完成;精裝修完成40%,預計8月初完成。

        打造原汁原味兒的胡同文化

        沈陽對皇城地區文化資源的挖掘整理和歷史風貌的保護恢復還不止于此,沈河區目前正修舊如舊地打造原汁原味兒的胡同文化。

        2014年,沈陽市對皇城地區重點實施了中街文化提升工程,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投入5700萬元,完成了一批特色胡同的打磨。其中,長168米寬5米、擁有24家大小商鋪的官局子胡同經過改造,已恢復清代北方民居的建筑風格,并完成了胡同內經營形式的統一風格塑造。此外,清朝時號稱“中街夜市”的孫祖廟胡同(原長江照相館胡同)和“絲紡一條街”的頭條胡同也恢復了民國早期的建筑風格和經營特色。

        目前,特色胡同打造和北通天街文化廣場改造等工程已被擬定為2015年皇城地區重點實施的改造工程,預計總投資4.2億元。

        恢復老城九門四角樓

        “德盛門、天佑門、內治門、地載門等盛京九門和四角樓是沈陽寶貴的文化財富,從長遠看都應恢復重建。對皇城地區的改造和旅游資源的開發,首先要尋得皇城邊際,按照原有皇城地區的空間肌理,恢復老城風貌。”市規劃局有關負責人說。

        皇城地區的改造開發主要是延續和保留傳統街巷格局,記錄老地名,全面保護皇城歷史特征,重點規劃延續九宮形制,形成“井字通廊、九門、三區、三帶”的整體風貌格局。

        井字通廊是強化正陽街、朝陽街、中街路、沈陽路四條特色景觀通廊。九門是復建九座城門,形成標志節點。三區是以罕王宮、故宮、大帥府為主導的三片風貌區。三帶是沈陽路風貌帶、中街風貌帶、北側城墻遺址風貌帶。

        打造前“文”后“商”功能布局

        “文化彰顯品味,形成氛圍。商業聚集人氣,提高效益。”皇城地區改造有關負責人說。

        盛京皇城以故宮為核心,圍繞故宮、帥府,重點發展文化旅游、博覽、商務交流等功能,加強高品質環境建設,形成高雅、高尚的文化氛圍,積極引導商業向高級階段的主體化、特色化發展,提升業態品質,形成前“文”后“商”的總體布局。

        預計8月中旬,豫瓏城項目將在皇城地區試營業,在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的同時,將為沈陽旅游業培育起全新經濟增長點。

        圍繞“傳奇盛京、福運沈陽”的影響力和集聚力,沈河區將在認真研究皇城歷史文脈的基礎上,全力打造福來運轉的旅游品牌,為沈陽塑造全新城市名片,推動經濟轉型發展。

       
       
      [ 風景名勝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風景名勝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