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人如織的各大公園里,隱藏著一批不為外人所知的古代建筑,由于種種原因長期沒有對游客開放。今年10月底前,陶然亭、北海、頤和園、香山等公園將開放10處古建院落,配以相應展覽供游客參觀。這也是歷年來市屬公園開放古建力度最大的一次。
記者探訪發現,曾經作為北京紅十字會辦公地的陶然亭水榭,現在正在布置展陳,年內對公眾開放。
在北京市2015年重要民生實事項目中,位列第26件的是,擴大市屬公園對外開放面積,新增文物古建開放院落10處6000平方米,并面向市民免費開放頤和園益壽堂歷史文化展、北京動物園暢觀樓園史展等10個歷史文化主題展覽展陳館。
據了解,近期開放的古建包括陶然亭公園慈悲庵、云繪樓·清音閣、水榭,北海公園碧海樓,頤和園益壽堂,香山公園致遠齋、韻琴齋,北京動物園暢觀樓,景山公園綺望樓等。
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表示,首次開放的這批堂、亭、樓、榭、閣等多形式的園內古建,將會增加景區院落的開放空間,給游客提供更多游覽場所及游園活動,這些古建都將用于展陳,古建中新開辦的展覽將注重場景再現和復原體驗。
這些新開放的古建,除了進行必要修繕外,還安裝了監控、消防等設施,并配備講解、安保人員,設定了最大客流量。以陶然亭公園昨天開放的慈悲庵為例,其瞬時最大人流量確定為950人,庵內達到這一人數后將只出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