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武陵源區相關部門傳來消息,年度環境整治六大專項行動接近尾聲,17項工作任務基本完成,其中城區綠化使人均綠地面積從9.18㎡上升到15.6㎡,漲幅達七成。
今年來,武陵源區著重實施《武陵源區開展環境整治六大項行動實施方案》和《實施意見》。在農村,該區因地制宜創新了分散處理模式和集中處理模式,并在中央和省補助外,按農村人口人均30元安排了“以獎代投”資金140萬元。區、鄉鎮與村居層層簽訂了農村垃圾治理責任狀,村與“三員”(保潔員、清運員、監督員)簽訂了衛生環保責任狀,形成了制度化、常態化,確保了農村垃圾治理到位。同時,該區著力實施 “三清、三綠、五改”工程,在農村新建垃圾池115個,新建沼氣池14個,添置垃圾箱(桶)747個,完成改廁540戶。
2014年,該區依法劃定了禁養區、可養區,安排85萬元專項資金用于違規畜禽養殖場的取締工作;先后處理文化娛樂噪聲30多起;凍結了煙花爆竹經營業務審批,城區全面實現了禁放煙花爆竹;在施工工地設置了封閉式圍墻、實行進出口道路硬化、增設過水槽、沉淀地和灑水降塵,消除了揚塵源頭;新購的8輛公交車已使用清潔能源,24輛城市公交車、50輛出租車年內有望全部實現“油改氣”;環境監測站已建成三級站,正式納入國家監測網點;城區污水管網改造工作推進順利;一系列綠化工程讓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了44.84%,綠地率達42.3%,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從9.18㎡上升到15.6㎡。截至目前,全區環境整治六大專項行動的17項工作任務已進入收尾階段。
據悉,早在2005年,該區就在索溪峪鎮雙峰、河口等村率先啟動了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工程。2012年,該區被評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今年11月,該區省級生態區創建工作已通過驗收;天子山鎮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申報工作正在進行;袁家界旅游休閑觀光茶園、悅來湘農莊分別被評定為湖南省第五批五星級、四星級休閑農業莊園。如今,武陵源區有市級生態村(社區)41個,省級生態鄉鎮4個、生態村36個,國家級生態鄉鎮2個、生態村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