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景區資訊 » 正文

      "古代柳堤"將成文物景點 采用工程手段保護修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8-17  

        在柳州金沙角休閑廣場項目區域內,一處由內外兩道墻體構成的古代建筑遺跡,經專家考證后推定為是古人為防止洪水侵蝕河岸而修筑的固坡、防洪設施。為此,有關部門特意調整了項目施工方案,并于近期開始采用工程手段,對該文物點進行保護和修繕。

        2010年,隨著柳州金沙角舊城改造項目的深入推進,一段用規整青石壘砌而成的高大墻體,被從層層包圍的民房中“剝”了出來。去年3月,文物主管部門組織開展了為期兩個多月的考古勘查工作,通過試掘,又在青石墻體內側的土層中,挖掘出了一道礫石“內墻”。經過專家論證,兩道古舊墻體分屬不同時代,均為清代中期以前的建筑遺跡。專家指出,金沙角區域早在明清時期就是頗為繁華的居民區和碼頭區,還設有東船廠、旅安所等官辦機構,當地遺留下來的墻體遺跡,應該就是為了保障該區域免遭洪水侵襲,由官府組織修建的固坡、防洪設施。

        文物主管部門評估認定,“金沙角”古墻遺址的考古發現,證明至少在明代時,柳州就已注重城市防洪建設。柳州市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同時又是全國重點防洪城市,這處“古代柳堤”所蘊含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不言而喻。為此,有關部門對當時正在施工中的金沙角休閑廣場項目作了調整,為該遺址“讓”出了一片保護區域。保護方案由廣西越古園林工程有限公司編制,相關工程已于近期開始實施。

        在保護方案里,將在考古探方四周構建一個鋼筋混凝土的建筑框架,框架東立面設置鋼化玻璃展示窗口,其上方則搭設架空鋼棚,以防止風吹日曬對遺址產生嚴重的物理破壞作用。另外,遺址范圍內還進行了防霉、防真菌及表面防風化的加固處理,對墻面裂隙進行了砌補和灌漿填充。為與遺址環境及東門城樓相協調,建筑框架將參照遺址的青石古墻樣式,在北、東、西三面裝飾青石材料,框架頂部平臺外沿則砌筑成為青磚城跺樣式。

        記者了解到,金沙角休閑廣場主體及配套的綠化工程均已進入施工收尾階段,“古代柳堤”遺址保護工程的建筑框架也已基本成型,建設單位嚴格按照文物修繕的工藝技術要求進行施工,力爭在今年國慶前與休閑廣場同步完工。屆時,“古代柳堤”遺址將會成為柳江沿岸一處頗具分量的文物景點。

       
       
      [ 風景名勝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風景名勝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