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風景名勝區 » 正文

      西安:感受大唐氣派的古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8-21  

        “長安大道連狹邪,青牛白馬七香車”、“長安雪后似春歸,積素凝華連曙輝”、“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在我沒有去過西安的時候,我早已在古人的詩詞中領略過西安的風貌。那巍峨的唐宮、那高聳的城樓、那詩情畫意的華清池,還有那威嚴的秦王陵。中國燦爛的五千年文化,至少有一千多年是在西安創造的。因為敬畏歷史,我一直不敢去西安,一直到一次意外的機會,結識了梁思成的關門弟子張錦秋院士。作為西安古城的保護者,張錦秋院士為筆者描述了一個美麗的西安,筆者第一次產生了去趟西安的沖動。

        古城篇唐城風范大家氣派

        雖然在古都里面,我最偏愛北京,但是因為現代都市建設,北京的古城墻被拆了很多,這些都損害了北京的歷史風貌。西安則不然。因為偏居西部,西安的發展要落后于東部城市,這也為其保存歷史古跡留有了時間。走進西安城,最打動人的自然是這里的古城墻了。西安城墻是在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這就讓其兼具了唐朝的大家氣派。整個城墻環于西安城四周,固若金湯,氣勢不凡。登上城樓,既能俯瞰西安風光,還可以在城樓上騎單車,觀看城樓上的精彩演出。而西安城墻景區位于西安市中心區,呈長方形。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從隋唐至今已有1400年歷史。

        西安有城門四座: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其中,最值得看的是長樂門。該門是西安城墻的正東門,開辟于明代,現存城樓、甕城以及南北兩側六個門洞。沿著西安城墻東側,長樂門向北為中山門,向南為東南城角。長樂門向東(城外)連接東關正街,向西(城內)連接東大街。如果你想一夜看遍長安花,可以租借一輛自行車在城墻上走一圈。價格還行,每人兩小時,騎累了,可以就近還車。比起東部沿海城市,西安的夏天走得特別遲。即使在十月,天氣依舊比較熱。騎上單車,繞城一周,滿身大汗淋漓。坐在古城墻頭吹風,很是愜意。摸著古城墻,腦中浮想聯翩,也許在數百年前,一位古人同筆者一樣坐在這里吹風。

        看罷了古城墻,西安古城另一個風景就是寺院。在中國很少有一個地方可以集納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西安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西安寺廟特別多。據說,一直到今天在西安仍留有百余座佛寺、基督教禮拜堂及20余處道觀、清真寺院和90多座天主教堂。

        其中西安廣仁寺是陜西省唯一的藏傳佛教寺院,1703年由清圣祖康熙帝敕建,歷史上起著凝聚、促進西北邊陲多民族團結的作用。草堂寺則是龜茲僧人、大翻譯家鳩摩羅什赴長安居住譯經之處。西安仙游寺出名是因為據說白居易在這里寫下長恨歌。西安圣伯多祿堂是西安市最早的教堂,是明末應王徵邀請來陜耶穌會傳教士金尼閣神父創建于明天啟年間,稱天主圣母堂。湯若望神父最初居住于此,進京任欽天監后,遂又擴建為七間,稱“崇一堂”。在清雍正乾隆年間的“禮儀之爭”中漸廢。而安大學習巷清真寺位于大學習巷路西,因處西安化覺巷清真寺之西又稱西大寺。據寺內現存石碑記載,該寺創建于705年(唐神龍元年),是西安最古老清真寺之一。

        景色篇看罷繁花也是情

        如果說西安內城的景色主要看建筑,外城則主要聽故事。這里有幽王戲諸侯的故事,有華清池的長恨歌,也有秦王兵馬俑的故事。

        雖然大唐芙蓉園依舊在西安城內,但是我卻認為看這里是看景色,聽故事。大唐芙蓉園建于原唐代芙蓉園遺址所在地,占地1000余畝,總投資13億元。景區包括紫云樓、仕女館、御宴宮、芳林苑、鳳鳴九天劇院、杏園、陸羽茶社、唐市、曲江流飲等眾多景點。全園景觀分為十二個文化主題區域,從帝王、詩歌、民間、飲食、女性、茶文化、宗教、科技、外交、科舉、歌舞、大門特色等方面全方位再現了大唐盛世的燦爛文明。我曾經采訪過大唐芙蓉園的設計者張錦秋院士,她告訴我大唐芙蓉園里展示的是現代人對于唐代文化的重新認識和考證,值得去看看。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這是白居易筆下的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故事。其實,華清池自古以來就是皇家游覽沐浴的勝地。在華清池內,不僅有貴妃沐浴的地方,還有唐太宗李世民、宮娥臣公沐浴的地方。通過看華清池,可以清楚看到唐王朝的興起、繁盛和最后衰敗的情況。作為遺留有比較完整的周、秦、漢、唐、明、清等歷代文化遺址、園林景觀、古建筑及古樹名木等文物資源,這里真正出名是因為唐明皇與楊貴妃纏綿的愛情故事和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看華清池,一定要看幾個關鍵的景點。“蓮花湯”是玄宗皇帝沐浴的地方,占地400平方米,是一個可浴可泳的兩用湯池,充分顯示了至高無上、唯我獨尊的皇權威嚴。池底一對約30cm的進水口曾裝有雙蓮花噴頭同時向外噴水,并蒂石蓮花象征著玄宗、貴妃的愛情。“海棠湯”,俗稱“貴妃池”,始建于公元747年,湯池的平面造型頗似一朵盛開的海棠花,因此而得名,專供楊貴妃沐浴。據說楊貴妃在這花朵一樣的浴池中沐浴了近十個春秋。“星辰湯”修建于公元644年,是專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湯池,池壁造型是南峭北柔,初步推測是工匠模擬自然界山川河流的造型修建的。傳說原址上面及四周無遮物,沐浴可見天上星辰,故名。這倒比較符合大唐盛世開創者唐太宗的抱負: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這比他后代的子孫要有點出息。

        陵寢篇秦始皇兵馬俑

        張藝謀曾拍過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電影《古今大戰秦俑情》,并親飾男主角蒙天放。該劇主要講述了韓冬兒與蒙天放以及秦始皇等幾人發生的三世情。后來也有一部電影叫《神話》,也是講類似的故事。說實話,張藝謀版本和后來成龍、胡歌版本相比,我更加喜歡年輕的胡歌版本,畢竟這個時代是個男色時代,帥哥演的將軍還是要帥很多。

        雖然早前我也看過明十三陵、清代皇帝的陵寢,但是這些同秦始皇相比簡直是浮云。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是中國最大的原址博物館,主要包括兵馬俑博物館和秦始皇陵兩大部分。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從葬坑,據考古推斷,這幾座從葬坑象征著始皇生前的宿衛軍守衛著陵園,而三座坑是按兵法布陣的,游客現在可以觀看挖掘出土后的一、二、三號坑中的兵馬俑,其中一號坑為主陳列室,最前面的是前鋒,后面緊緊跟隨的是步兵、戰車,整個軍陣布局嚴密,酷似待發之勢,令人聯想到當年始皇帝金戈鐵馬、橫掃六合、所向披靡的聲威。秦始皇陵也叫驪山園,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陵園,修筑時間長達38年,工程之浩大、氣魄之宏偉,創歷代封建統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由于考古技術有限,秦始皇陵墓尚未進行考古挖掘,游人只能看到一座被峰巒環繞的高大封冢,與驪山相依,渾然一體。

        “千人千面千姿態”說的就是秦王兵馬俑的風姿。這次西安之行是同一位德國的朋友一起去的。當她看到眼前這個場景的時候,被驚呆了。她說這么嚴密的軍隊太讓人驚嘆了。幸好過去交通不是很發達,不然這支部隊如果到歐洲,歐洲的羅馬戰士不一定是這支中國軍隊的對手。

       
       
      [ 風景名勝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風景名勝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