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景區資訊 » 正文

      北京市屬公園9月1日起正式啟動入園安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9-11  
      市屬11家公園及中國園林博物館93游園環境提升已全部布置完成,共布置紀念抗戰勝利主題花壇32處,用花總量280萬株,同時首次推出

      市屬11家公園及中國園林博物館“9·3”游園環境提升已全部布置完成,共布置紀念抗戰勝利主題花壇32處,用花總量280萬株,同時首次推出與抗日戰爭有關的8處紀念遺跡,包括景山公園的明思宗殉國三百年紀念碑等。9月1日至5日,市屬公園43個門區將正式啟動游客入園安檢,游客高峰時段開啟47條游園單行線。

      目前,市屬公園已完成北海公園靜心齋及周邊景區、紫竹院公園青蓮島及明月島竹林景觀恢復、玉淵潭東湖湖岸增彩等環境整治工程38項,升級改造公園綠地10萬多平方米,新植各類樹木1.8萬株等。紀念花壇是各公園最大的觀賞亮點,主景區、門區、廣場及道路兩側均被鮮花環繞。

      八處抗戰紀念遺跡

      ■北京植物園一二·九運動紀念地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學聯的6000余名愛國學生舉行抗日救國示威游行。1936年至1937年,北平學聯和民先隊在櫻桃溝舉辦了三期夏令營。

      ■景山公園明思宗殉國三百年紀念碑

      位于景山東側的山石之上。石碑是1943年至1944年立下的,在民族危亡之時,傅增湘、潘齡皋、陳云誥三位清末翰林利用紀念明思宗殉國三百年之機,借明思宗舍身殉國之事,宣傳忠勇報國的思想。

      ■頤和園耕織圖景區

      耕織圖景區的“永和輪”是1904年日俄在中國東北發生戰爭后,清朝政府暗中資助日本食鹽,日本戰勝后送給慈禧的禮物,是國恥的歷史見證。

      ■天壇公園神樂署外廣場

      日軍侵華期間,日軍“西村部隊”曾在神樂署大院建立細菌實驗室,研制細菌武器。1997年,市政府將神樂署開辟為愛國主義教育紀念地,并在凝禧殿前設立“國恥紀念地”標志碑,1997年將“侵華日軍細菌部隊遺址”的牌子鑲嵌在廣場北墻上。

      ■中山公園中山堂

      1931年9月23日,北平各界抗日救國會在中山公園中山堂集會,向東北死難同胞致哀。1938年初,日偽新民會在中山堂設立專門奴化青少年的機構——新民青年實施委員會。

      ■中山公園中山音樂堂

      1942年1月,日偽新民會中央委員會發起“中日親善”、“大東亞共榮”為主題的歌曲征選活動,決定在中央公園內建一音樂堂,作為中選歌曲演出場地。1951年9月2日,首都各界群眾在此舉行慶??谷諔馉巹倮苣甏髸?/p>

      ■北京動物園猴山

      猴山是日本侵華時期于1942年由日本人建成的。2007年建設展覽館西路,將猴山參觀通道、隔離墻拆除,猴山內的石頭主峰被削低一米后,作為遺址保留了下來。

      ■紫竹院公園福蔭紫竹院行宮

      福蔭紫竹院原是明代皇家所建廟宇,民國期間作為皇室財產數度被出租、轉贈、占用。1937年的行宮曾是日軍的療養院。

       
       
      [ 風景名勝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風景名勝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