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景區資訊 » 正文

      海南與新疆:“一帶一路”上的旅游選擇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9-11  
      海南和新疆,一個地處祖國最南端,一個在中國西北邊陲,地理位置不同,氣候環境迥異,民俗文化有別,卻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有著特殊

      海南和新疆,一個地處祖國最南端,一個在中國西北邊陲,地理位置不同,氣候環境迥異,民俗文化有別,卻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有著特殊的共同點。新疆位處亞歐大陸腹心,與8個國家接壤。向東面向國內13億人口,向西面向中亞、西亞,輻射歐洲13億人口的區域中心。反觀海南,地處南海國際海運要道,是中國離東南亞最近的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緣區位,成就了兩地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的先天優勢和獨特地位。那么面對“一帶一路”重大機遇,分別作為南疆和西北戰略屏障的海南和新疆,如何發揮優勢扛起國家使命,打造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支點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海南和新疆不約而同給出了答案:將發展旅游業作為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突破口。

      海南是我國第一海洋大省,扼“海上絲綢之路”的要沖。為了搶抓“一帶一路”建設重大機遇,海南省委從省情實際出發鮮明提出,以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國旅游特區作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突破口,建成世界一流的精品旅游目的地,打造國際旅游島的升級版。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旅游業,提出要刻不容緩發展旅游業,把旅游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富民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把新疆建設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旅游集散中心,把南疆建設成為絲綢之路文化和民俗風情旅游目的地。

             思路決定出路,清晰的戰略定位給新疆旅游業注入了蓬勃活力。從頂層設計到實際實施,從政策、資金到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培養,新疆都緊緊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旅游集散中心”展開。看規劃,《絲綢之路經濟帶旅游集散中心規劃》和《南疆絲綢之路文化和民族風情旅游目的地規劃》編制工作緊鑼密鼓推進;看頂層設計,推出了《旅游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實施“國家5A級景區倍增計劃”;看線路,培育形成了2條國際旅游線路和6條跨國旅游線路;看項目,旅游集散中心首個實體項目、被稱為新疆景點的“總導游”——新疆旅游大廈開建;看業態,全疆100個新業態重點項目總投資超過547億元,完成投資140億元,在“商、養、學、閑、情、奇”旅游新六要素的拓展和延伸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一系列的工作部署,使得新疆旅游經濟發展實現跨越式增長。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4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589萬人次,創匯21億美元;接待國內旅游者1.85億人次,創收2341億元。但新疆并不滿足,雄心勃勃提出到2020年新疆旅游消費總額達到2000億元,接待國內旅游人數達到2億人次,入境旅游人數達到500萬人次。

      盡管“旅游特區”和“旅游集散中心”的定位、內涵、功能不同,但是從新疆霍爾果斯、吐爾尕特、阿拉山口、紅其拉甫等口岸日趨繁榮的景象中,從喀納斯、可可托海、賽里木湖、那拉提草原、天山天池、喀什老城邊境旅游市場的活躍氛圍中,我們堅定了一個信心:以旅游產業帶動“一帶一路”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有序推動“一帶一路”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是全面實現“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可行路徑。

      而來自億贊普的大數據分析顯示,海南最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關注的領域主要在旅游、經濟、美食、購物、環境等方面。最希望來海南旅游的國家在東南亞、西歐和中東歐,其中俄羅斯、新加坡、馬來西亞位列前三。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新疆和海南的選擇表明,具有天然親民性的旅游業正走上歷史的舞臺前沿,成為“一帶一路”的先鋒和向導。

       
       
      [ 風景名勝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風景名勝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