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故宮博物院將迎來90歲華誕。屆時,三大殿將不再是紫禁城的絕對亮點,午門和東西雁翅樓展廳辦起了隆重的清代皇家“盛宴”;如果感興趣,您還可以登上城墻,居高俯視巍峨的宮殿群,進入精美的角樓欣賞內飾;“甄嬛”成為太后的居所——壽康宮90年來首次揭開面紗;古色古香中罕見的“小洋樓”寶蘊樓將講述博物院的風雨……如果算上年內即將開放的故宮端門數(shù)字展廳,紫禁城的開放面積今年將從52%增長到65%。故宮有關負責人表示,雖然增加了開放面積,但門票不會漲價。
國慶期間,故宮博物院游人如織。CFP供圖
“天宮”請來皇家樂手
整體改造后的午門重裝上陣,兩側東西雁翅樓展廳更是首次亮相,它們聯(lián)手成為故宮面積最大、功能最全、規(guī)格最高的現(xiàn)代化展區(qū)。
2800平方米的“天宮”首展,定名《普天同慶——清代萬壽盛典展》,分為“同登壽域”、“壽滿京華”、“壽意敬呈”、“金殿賀壽”、“盛席壽宴”、“壽戲致祥”六個部分,揭秘清代帝后慶壽盛事。
此次展覽展出的文物多達500余件,包括書畫、玉器、陶瓷、漆器、琺瑯器、織繡品、家具、戲曲等多種類別。其中,描繪康熙帝60大壽慶生場面的《康熙帝萬壽慶典圖》將首次全卷展出。
在午門展廳里,一套編鐘被擺放在模擬的大殿宮門外。這套鐘體呈橢圓形,前面正中浮雕鑄造年款“乾隆二十九年制”,背面則為各自的律名,裝飾以高浮雕云龍紋。十六枚編鐘外形尺寸完全相同,以鐘體厚薄為次區(qū)分音高,分別對應清代樂律中的十二正律、四倍律。專家介紹,乾隆二十九年后,這套擺放在太和殿外的編鐘就是“皇家樂手”主力,逢元旦、太后壽誕等節(jié)慶,這套編鐘都將奏響。
60件文物還原“甄嬛”
紫禁城隆宗門以西,分布著慈寧宮、壽康宮、壽安宮、英華殿、慈寧宮花園等宮殿建筑群。這片從未對外開放的凈土經(jīng)過整修,即將揭開面紗。
其中,壽康宮內,專業(yè)人員根據(jù)歷史檔案復原了崇慶皇太后,即乾隆皇帝生母生活、起居、娛樂的場景。
崇慶皇太后鈕祜祿氏,謚號孝圣憲皇后。她十三歲入雍邸,雍正帝即位后封為熹妃。雍正十三年,弘歷入繼大統(tǒng),她的人生發(fā)生了重大轉變,母以子貴被尊為皇太后,徽號崇慶。她居住在乾隆皇帝為其特建的壽康宮內長達42年,擁有至尊高貴的身份地位。這位太后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因在熱播電視劇中被演繹成“甄嬛”而名聲大噪。
不過,故宮專家稱,影視劇里是虛構的人物,故宮搭建的也不是攝影棚,而是還原真實的歷史。除了原狀陳列,故宮還特意舉辦《慶隆尊養(yǎng):崇慶皇太后專題展》,遴選出60余件文物,分為“母儀天下”、“慈壽無疆”、“母子情牽”三個單元進行展示,希望通過實物還原崇慶皇太后的往昔生活,從中得以窺見乾隆盛世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