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
銅陵黑砂河項目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這是對華藝產品的充分肯定
更是對匠心營造最好的回答

項目概況
項目名稱:銅陵市黑砂河下游(長江西路-濱江大道)岸線整治工程
項目地點:安徽省銅陵市
建設單位:銅陵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
施工單位:華藝生態園林股份有限公司
獲得獎項: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園冶杯專業獎金獎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銅陵銅官山選礦廠建成投產,為了排放含有大量尾沙和其它物質的選礦廢水,銅官山礦工程處派人將一條天然的小河進行了人工拓寬、加深和修整,并切斷了在市區中心分叉的支流。從此,河流主要用來排放工業廢水和市民的生活污水,因水中含有大量的黑砂,河水呈黑色,所以人們便稱這條河叫黑砂河。
黑砂河的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兩岸的市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銅陵的城市形象,黑砂河的蛻變迫在眉睫。

蛻變前
“海綿+景觀”營造理念
2016年4月,我司承建銅陵市黑砂河下游(長江西路——濱江大道)岸線整治工程。針對黑砂河現存的問題,在秉承低影響開發建設理念的主線下,將海綿城市建設與景觀建設有效結合,通過滲、滯、蓄、凈、用、排等多種技術,充分發揮道路、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打造“海綿+景觀”生態綠腎,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


“海綿+景觀”之功能性綠地景觀營造
黑砂河在構建景觀的同時,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與綠地景觀形成自然化、生態化的融合,提升綠地的“水彈性”。
采用科學布置植草溝、植被緩沖地下滲水管、蓄水干濕塘等設施,并利用箱涵、泵站等設施干預水量的調節,使周圍區域及道路的雨水有組織的匯入本區域的綠地系統和黑砂河水系,打造富有彈性的生態景觀綠地。

“海綿+景觀”之功能性綠地景觀營造
黑砂河下游景觀營造采用自然式栽植手法,依托原有黑砂河的骨架格局,尊重自然的基礎上,發掘延伸其生態功能性。堤岸、斜坡綠地及岸上綠地景觀的每個組團骨干植物,同一種體量上大小有別,不同品種更注重色彩和季相變化以及生態功能性。

斜坡上的綠植
“海綿+景觀”之生態性綠地景觀營造
黑砂河項目整體表現出了濕地和海綿城市示范兩個主題。北岸以景觀改造為基礎構建海綿城市示范區,主要體現蓄、凈、排等生態功能。應用低影響開發技術實現雨水凈化和蓄排。南岸是以環境整治為基礎的濕地示范區,通過增補植物和填方重新梳理水陸關系,以蓄、滯、用為主,布設海綿設施。
黑砂河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區結合綠地的主題性和生態功能性,實現“海綿+景觀”藝術營造。

梯形濕地

平面濕地
歷時八個月,我司順利完成所有項目的改造,達到了海綿城市建設的河流水體治理策略以及對初期雨水徑流量和污染減控的效果,成為銅陵市海綿城市建設示范項目。


改造后的黑砂河,水也清了,樹也綠了,人也多了,成為集景觀、休閑、人文、防洪、水體治理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濱水景觀長廊。從臭氣熏天、淤泥淤積的“黑砂”河到不同生物種群棲息安家的“生態綠腎”,我們無愧于“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這個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