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杭州做強“村落景區”規模品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8-07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劉健 戴睿云 王逸群  
            這兩天,建德市楊村橋鎮十里埠村村民應巧君忙著和設計師商量怎么裝修民宿。和她同時開始裝修的,還有隔壁黃盛村、嶺源村的30多戶村民。他們要打造三村共同的“鄉居”品牌。“三村各有特色,但如果各自發展,體量小也無法形成品牌。”楊村橋鎮黨委書記方新衛說,鎮里引導三個村抱團發展,30多幢農居統一標準裝修,后期由專業旅行社統一運營管理,做大規模和品牌。
            打破行政區劃限制,謀劃聯村抱團發展。今年以來,杭州在風情小鎮建設、區縣協作等項目上再加壓,將“大農業”和“大旅游”相結合,著力引導各地整合區域內資源,做大規模,形成整體優勢與品牌。杭州市農辦主任戚建國說,這不僅有利于鄉村資源的整合開發,而且有利于強村帶弱村,破解農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難題。
           規劃引領鄉村抱團發展,加速整合出成效。在淳安縣楓樹嶺鎮和大墅鎮,下姜村及周邊9個村正在創建4A級景區。在臨近下姜村的洞塢村,旅游接待中心剛落成,村口的25畝彩色稻田也完成了種植。今年4月,杭州專門出臺《下姜村及周邊地區鄉村振興發展規劃》,力爭到2020年,將下姜村及周邊村莊基本建成“鄉村振興示范區”。“我們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較低,前幾年也缺少服務配套設施。圍繞這份規劃,我們將12間村物業樓改造成民宿,還種植了百畝荷花和200多畝彩色水稻。在下姜村的輻射帶動下,集體收入大大增加。”大墅鎮孫家畈村黨總支書記余蘇明說。
            抱團發展促進產業升級。在鄉村休閑業起步較早的臨安,通過整合配置鄉村優勢資源,規劃打造30個各有特色的“村落景區”。剛剛通過驗收的天目山村落景區,由白鶴村、月亮橋村、徐村村、天目村4個行政村聯手打造,已經成功吸引長城影視、優勝美地等旅游公司投資入駐。
             從頂層設計到項目引領,從資金扶持到人才引進,杭州通過一系列舉措,全面推動鄉村聯動抱團發展,一系列抱團發展形成的品牌正不斷涌現。今年上半年,杭州市民宿(農家樂)休閑旅游經營村(點)共接待游客2536.09萬人次,同比增長30.62%;實現營業總收入27.88億元,同比增長36.84%。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