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云南:專家談林業 生態保護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11-14  來源:云南日報  
            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規劃室主任鄒光啟:云南在生態保護中要與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利用森林景觀和森林環境開展生態旅游、休閑度假、康體養老等,開發特色生態旅游,發展林下經濟和油橄欖產業;與脫貧和鞏固脫貧成果相結合,在脫貧攻堅上主要是助推,通過生態保護和發展林業產業來脫貧。

            云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董海京:歷史上,云南曾一度出現圍湖造田運動,致使一些高原湖泊面積縮小,濕地生境破碎,生態功能退化。全省要加大對高原濕地退耕還濕的綜合治理力度,將各級濕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國家濕地公園,均納入退耕還濕試點范圍,維護高原濕地生態服務功能的穩定。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楊靜博士:云南山高谷深,物種數量繁多,但不少植物分布區域也相對狹窄,物種滅絕的風險尤其高。也許是一場傳染病,也許是一場山火,甚至可能是一次大規模滑坡,可能某個物種就沒了。為加強物種保護,云南率先提出了極小種群野生物種(包括動物和植物)的概念。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員孫衛邦:人類活動嚴重威脅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生存。有次為了找一株華蓋木,我們團隊整整花了4天時間,但是我們找到的那棵華蓋木樹體卻有斧頭砍過的痕跡。如何更好地保護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一是尋找,二是保護,接下來才談得上系統研究與科學利用。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