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管委會獲悉,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2018年建設“成績單”已新鮮出爐,截至目前,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已完成6.5萬畝“增綠增景”,建成各級森林綠道約200公里。
旅游環線已開工建設約40公里
據了解,今年以來,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管委會在查實摸清公園范圍內21大類101項基礎數據上,編制形成《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總體規劃》(以下簡稱《總規》)。在《總規》框架下,已編制形成成都天府新區、高新區等6個片區分區規劃和公園森林綠道、生態修復、交通、水利、旅游等5個專項規劃,構建形成逐級傳導的規劃體系。編制形成道路、道路配套設施、橋梁隧道、綠道、水域系統、交通安全設施等6個建設設計導則。此外,在項目國際咨詢活動中,遴選出的6家機構已完成公園4個層級的深化設計,形成一批高質量景觀設計方案。
為優化拓展公園承載空間,目前,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正在實施土地綜合整治項目21個,涉及2.8萬人。共查處違法建設項目205個,累計拆除違建7.5萬平方米。針對龍泉山“有底無景”問題,我市制定實施了《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增綠增景”行動方案》,計劃2030年前實現“增綠增景”54萬畝,其中,2018年6.5萬畝“增綠增景”目標已全面完成。
在項目建設方面,第一個市本級先導性、示范性重點項目——丹景臺景區核心區,正在實施丹景臺等主體建筑建設工程和景區景觀綠化提升工程。總長約245公里的旅游環線已開工建設里程約40公里,預計建成道路15公里。同時,已建成各級森林綠道約200公里。
將推動《保護條例》立法、實施
2019年,我市將準確識別龍泉山生態功能重要區域和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開展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多要素地質調查工作。深入開展龍泉山歷史文化和品牌研究。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強生態林、水源地等生態要素保護。綜合采取人工植苗、封山育林、人工點撒播等多種科學方式,提升造林工作的精準性、實效性,年內實現 “增綠增景” 4萬畝,開展飛播造林試點1200畝。繼續組織開展省市黨政軍和機關事業單位“包山頭”等義務植樹活動。
同時,科學編制城市森林公園產業發展規劃,建立市區聯動項目招引、促建、服務協同推進機制,著力引進一批示范性強、影響力大、參與度高的重大生態產業項目。高標準打造熊貓之窗竹產業文化園、天府動物園、天府植物園等重大產業項目。召開國際森林發展論壇;積極引進和舉辦一批重大文旅體育賽事,不斷提升城市森林公園顯示度。此外,備受關注的《成都市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保護條例》也將爭取在明年立法和實施。
2018年
截至目前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已完成6.5萬畝“增綠增景”
建成各級森林綠道約200公里
在各節點景區景點項目打造中
洛帶古鎮整體風貌提升工作已全面啟動
66號房車營地、馬鞍山觀景平臺、獅子堡觀景平臺等景點優化提升工作成效明顯
金堂山公園、“我的田園”等項目拓展建設正深入實施
正積極策劃天府動物園、天府植物園、熊貓及竹文化產業園等生態文旅項目
2019年
年內實現 “增綠增景” 4萬畝
開展飛播造林試點1200畝
高質量建成丹景臺核心區等重點景區景點和一批“觀山攬城”重點觀景平臺
加快建設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游環線,計劃建成旅游環線50公里
建成森林綠道50公里
建設“灌區、園區、景區”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工程
旅游環線已開工建設約40公里
據了解,今年以來,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管委會在查實摸清公園范圍內21大類101項基礎數據上,編制形成《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總體規劃》(以下簡稱《總規》)。在《總規》框架下,已編制形成成都天府新區、高新區等6個片區分區規劃和公園森林綠道、生態修復、交通、水利、旅游等5個專項規劃,構建形成逐級傳導的規劃體系。編制形成道路、道路配套設施、橋梁隧道、綠道、水域系統、交通安全設施等6個建設設計導則。此外,在項目國際咨詢活動中,遴選出的6家機構已完成公園4個層級的深化設計,形成一批高質量景觀設計方案。
為優化拓展公園承載空間,目前,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正在實施土地綜合整治項目21個,涉及2.8萬人。共查處違法建設項目205個,累計拆除違建7.5萬平方米。針對龍泉山“有底無景”問題,我市制定實施了《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增綠增景”行動方案》,計劃2030年前實現“增綠增景”54萬畝,其中,2018年6.5萬畝“增綠增景”目標已全面完成。
在項目建設方面,第一個市本級先導性、示范性重點項目——丹景臺景區核心區,正在實施丹景臺等主體建筑建設工程和景區景觀綠化提升工程。總長約245公里的旅游環線已開工建設里程約40公里,預計建成道路15公里。同時,已建成各級森林綠道約200公里。
將推動《保護條例》立法、實施
2019年,我市將準確識別龍泉山生態功能重要區域和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開展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多要素地質調查工作。深入開展龍泉山歷史文化和品牌研究。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強生態林、水源地等生態要素保護。綜合采取人工植苗、封山育林、人工點撒播等多種科學方式,提升造林工作的精準性、實效性,年內實現 “增綠增景” 4萬畝,開展飛播造林試點1200畝。繼續組織開展省市黨政軍和機關事業單位“包山頭”等義務植樹活動。
同時,科學編制城市森林公園產業發展規劃,建立市區聯動項目招引、促建、服務協同推進機制,著力引進一批示范性強、影響力大、參與度高的重大生態產業項目。高標準打造熊貓之窗竹產業文化園、天府動物園、天府植物園等重大產業項目。召開國際森林發展論壇;積極引進和舉辦一批重大文旅體育賽事,不斷提升城市森林公園顯示度。此外,備受關注的《成都市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保護條例》也將爭取在明年立法和實施。
2018年
截至目前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已完成6.5萬畝“增綠增景”
建成各級森林綠道約200公里
在各節點景區景點項目打造中
洛帶古鎮整體風貌提升工作已全面啟動
66號房車營地、馬鞍山觀景平臺、獅子堡觀景平臺等景點優化提升工作成效明顯
金堂山公園、“我的田園”等項目拓展建設正深入實施
正積極策劃天府動物園、天府植物園、熊貓及竹文化產業園等生態文旅項目
2019年
年內實現 “增綠增景” 4萬畝
開展飛播造林試點1200畝
高質量建成丹景臺核心區等重點景區景點和一批“觀山攬城”重點觀景平臺
加快建設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游環線,計劃建成旅游環線50公里
建成森林綠道50公里
建設“灌區、園區、景區”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