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深圳6大市屬公園“微整形”成功 綠化品質提升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01-11  來源:深圳晚報  
            細心的市民可能會發現,近日深圳市的一些公園正在悄悄發生變化。荔枝公園的圍欄被拆除了,公園園景與道路街景融為一體;蓮花山南坡密不透風的綠植已被清理,改造成草地、綠樹;而原本看不到海的濱海大道,經過綠化提升后藍天、大海、椰林、草地盡收眼底。2018年9月以來,深圳市城管局公園管理中心對蓮花山公園、深圳灣公園、園博園等6個市屬公園進行的綠化品質提升,目前已進入收尾階段。昨日,記者對這些公園相關項目進行了實地探訪。

            植物疏朗通透

            在濱海大道能看到海了


            車行濱海大道,記者留意到路南側深圳灣公園的植被已經出現了一些變化,原本遮擋人們看海的密集植被經過修整變得舒朗,藍天、大海、綠樹、草地一覽無余,濱海大道終于成了能看到海的大道。深圳灣公園近期實施的花帶建設項目位于濱海大道南側,西起小沙山,東至海濱生態園,長約5千米。市公園管理中心園容園藝部周蘭平博士介紹,這里最早的樹木種植于1999年,期間又增種了很多速生樹種,經過近20年的生長已經顯得植株過密,影響了景觀效果。本次改造除了對綠化帶進行梳理,還在沿線重要節點如地鐵口及入口停車場等種植開花喬木洋紅風鈴木和紫花風鈴木等,成片成帶種植地被植物風雨蘭,形成上層自然舒展、中層疏朗通透、下層精致靚麗的綠地空間,打造具有深圳地域特色的濱海景觀。

            蓮花山公園也對一些過于密閉的綠植進行了改造。公園的金桂路是前往山頂廣場俯瞰中心區美景、瞻仰小平銅像的必經之路。該路段從蓮花湖區至山頂廣場的沿路植物經過20多年生長,原本密閉無法進入。記者在現場看到,改造后,這片區域已經變成疏朗通透的閑適空間,游客漫步林間草地休憩同時,還可欣賞到蓮花湖美景。

            拆除圍欄

            公園與道路街景融為一體


            記者了解到,本次公園綠化提升,公園管理方在優化、美化公園沿路植物景觀的同時,還拆除了公園沿街圍欄,將公園景觀和道路、街景融為一體,打造出園城融合的和諧風景。

            蓮花山公園南坡面向紅荔路,原有綠化種植基本采用了植物密植或疊加的方式進行種植,將公園與道路隔離,臺風“山竹”對此區域造成嚴重破壞。此次提升對喬灌木和地被進行了清理,組團式種植大腹木棉等開花喬木,底層鋪種草坪,打造疏朗通透的自然景觀。在拆除隔離市政空間的圍欄后,將有效開放公園美景,進一步擴展市民的活動范圍和休閑空間。

            荔枝公園紅嶺路段原有入口位置隱蔽、空間狹小,寬度僅1.5米,標識性不強,且綠化層次多,視線不開闊。此次提升不但對公園原有出入口進行了擴建改造,拆除沿街圍欄,打開市政街區與公園內部的視線交流通道,并在綠化帶增加通過性步道,實現公園與街道的無縫銜接。

            品質提升

            游園環境更優美舒適


            除了上述3個公園,市公園管理中心還對園博園、兒童公園、兒童樂園進行了綠化品質提升。市公園管理中心園容園藝部負責人文波介紹說,園博園此次提升主要包括打造迎賓廣場花海,提升百步云梯、映翠湖、歡樂劇場周邊和南門廣場停車場等區域的綠化景觀效果。此外,市屬公園2019年將新增一批綜合服務崗亭,包含消防、防爆、醫療救急等功能,預計共將設置61個服務崗亭。各公園內原有的垃圾桶將逐步撤掉,新增和改造120個垃圾分類投放點。在園博園,記者看到這款升級后的垃圾分類設施功能更完善,除原本的洗手和垃圾投放功能,更增加了洗腳池和夜間照明。

            兒童公園已建成30多年,園內景觀衰退嚴重。此次將公園分為神秘草叢、伙伴之家、童話叢林、飛躍叢林四個部分進行景觀營造。2011年建成開放的兒童樂園近期也通過種植新奇花灌木,并配以部分時花營造花境,點綴動物小品,增強公園北門片區的景觀性和趣味性。目前,各項品質提升工程已經進入收尾階段,春節前將全部完工。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