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tài) » 正文

      湖北武漢:迎軍運園林綠化“精致升級”進行時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9-03-22  來源:長江日報  
            屋頂綠化讓城市增綠,既能緩解熱島效應,又能提升空中景觀。江漢區(qū)推進屋頂綠化工作,美化城市建筑“第五立面”,將屋頂締造成為人與自然、城市和諧相融的公共空間,實現(xiàn)透綠見景,推窗見綠。

            在發(fā)展大道與唐家墩路交會處頂琇晶城5樓平臺上,采用蓄水種植器種植了佛甲草、常春藤、月季、紅葉石楠、桂花等植物,建成了一個綠化面積約1500平方米的景色秀麗的“空中花園”。

            城市不再色彩單一,江漢區(qū)在現(xiàn)有城區(qū)綠化帶中,因地制宜補栽一批色彩豐富的花卉、灌木和喬木,提高綠化植物種類、色彩多樣性,常綠與落葉彩葉樹種科學搭配,交替種植,讓四季有景。 金家墩地下通道的花壇里,移走原先雜亂生長的苗木,增加了造型優(yōu)美的對接白蠟樹樁,鋪設了果嶺草,添補了藤本月季、紫藤、凌霄、花葉絡石、云南黃馨等植物。道路色彩更加豐富絢麗,形成四季有綠、四季看花的風景。

            最美林蔭道驚艷成“線” 線 常青路 閑置空地“見縫插綠” 路修到哪里就綠化到哪里。江漢區(qū)第一時間對新修道路進行綠化配套建設,喬、灌、花、草相結合,增綠補綠,對條件允許的路段栽植雙排或多排行道樹,增加綠化厚度,成林、成蔭、成景。 常青路是連接機場高速的主干道,江漢區(qū)利用沿線閑置空地“見縫插綠”,種植上百株胸徑達22厘米的鄉(xiāng)土樹種櫸樹,形成“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樹要成林,花要成片,植樹成景”的街頭小森林。

            不同于以往大片植物“一綠到底”的風格,江漢區(qū)以人文情懷為導向,把自然美、生活美和藝術美融為一體,將藝術創(chuàng)作運用于園林景觀美化之中,園林小景、精品綠地精致小巧又溫馨別致。 西北湖廣場,一棵大樹下,十余種花草矮灌相“依偎”,五彩繽紛、高低錯落,仿佛一處精心打造的巨型盆景。江漢區(qū)推廣“花境群落”,用多種宿根植物進行組合,保證它們原生態(tài)自然生長。這種返璞歸真的種植方式,點綴在公園、休閑廣場、居住小區(qū)等綠地上,給市民帶來多彩的視覺享受。

            借鑒廈門、杭州等城市經驗,江漢區(qū)在全市率先嘗試人行天橋的垂直綠化,為唐家墩人行天橋披上“綠色外衣”,750個花箱里種植了1500盆杜鵑、3000盆常春藤等植物,并采用海綿城市理念,收集雨水,供植物生長。 轄區(qū)大型配電房也采用了垂直綠化技術。深淺不一的綠色藤本植物爬滿了配電房表面的鐵欄網,每層欄網都放置有可供灌溉的容器,保證植物生長。

            滿園春色迎軍運,精致江漢在行動。江漢區(qū)以軍運會為契機,將辦賽事與建城市相統(tǒng)一,積極推進園林綠化改造升級,優(yōu)化城區(qū)品質,提升城區(qū)功能,為市民謀“綠色”福利。 江漢區(qū)嚴把項目程序、方案設計、規(guī)劃落實“三道關口”,全方位、全域立體綠化,在點位、路旁、廣場、天橋、屋頂?shù)赛c、線、面、立體、空中做足“綠文章”,打造靚麗多彩街景,以整潔文明的城區(qū)面貌迎接即將召開的軍運盛會。 改善生態(tài)空間,美化人居環(huán)境。江漢區(qū)堅持“綠色、開放、共享、服務”理念,從群眾的根本需要出發(fā),高起點、高定位、高標準規(guī)劃建設一批園林綠化精品項目,開創(chuàng)園林綠化“江漢模式”,為城市功能完善撒下一片綠,為市民幸福生活點綴一點靚。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