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綠道作為串聯城市各類自然景觀或人工要素的開放空間,不僅集生態保護、綠色出行、健身休閑、文化體驗等功能于一身,更關鍵的是,它突破了原本孤立的“塊狀”,把城市空間環境中的“點”與“面”貫通起來,使綠色空間與城市脈絡融為一體。換言之,綠道就像是一條條綠色骨骼,蜿蜒于城市各個空間,為城市生態系統構筑了綠色的“鏈接方式”,也為提升城市生態品質打開了新的彈性空間。
站在洛陽轉型發展的今天,當生態品質成為一種追求,當綠色生活成為一種需要,把綠道規劃建設好正是重塑城市生態品質的重要切點。試想,漫步在綠道上,徜徉于綠色中,在工作的“快節奏”與生活的“慢旋律”中自如切換,在城市各個區間的這個公園與那個游園間便捷通達,這是一種怎樣的便捷,又將帶來怎樣的愜意?可以說,綠道的不斷鋪展延伸,不僅有助于滿足公眾對綠色空間的需求,提高生活環境的舒適度,也將大大改變城市的“顏值”與“氣質”,提升城市宜居宜業宜游更宜人的生態品質。
值得期許的是,這次我市中心城區綠道網專項規劃,不僅將以隋唐洛陽城國家歷史文化公園為心建綠道,還將打造遺址綠道環、郊野綠道環及“四河三渠”濱水綠道帶,有望把現有公園游園、河流水系、重要景點和博物館、圖書館等人文建筑串聯起來。同時,為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狀況,我市還將建立與軌道交通、城市公交、共享單車等設施相銜接的綠色換乘系統。既讓綠道串起城市精華,成為展現自然風光、人文歷史的紐帶,又在交通系統優化上發力,著力改善提升城市“微循環”,讓親綠不再“道阻且長”,這樣的規劃設計體現了綠道作為生態之道、人文之道、便民之道的功能定位,正是對人民期望在城市詩意棲居的積極回應。
綠道是會呼吸、有生命的道路。像對待生命一樣去對待綠道,把城市綠道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不斷完善提升城市綠道的功能定位,以“綠色鏈接”重塑城市生態品質,讓綠道不斷向著幸福延伸,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必將更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