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訂單無產品,菏澤鮮切花市場一花難求
5月9日,記者走進菏澤花鄉芍藥園看到,成方連片的芍藥一眼望不到邊際,不少游客在園內流連忘返,工人們在芍藥叢中忙碌著,他們正將一枝枝含苞待放的芍藥從植株上切下,切下來的芍藥連著長約二三十厘米的枝條。“這樣方便制作花籃、花束、花環,切下芍藥只是制作鮮切花的第一步,隨后還要進行分揀、清洗、包裝、冷藏、運輸等多個環節。”菏澤花鄉芍藥園總經理孫合介紹。
孫合告訴記者,菏澤花鄉芍藥園占地1000余畝,200多種品種。“建設菏澤花鄉芍藥園的初衷是想發展農業旅游,但是隨著發展,我們發現市場對鮮切花的需求越來越大,下一步準備擴大種植面積。”孫合說,菏澤花鄉芍藥園種植的芍藥,三分之一用作鮮切花銷售,留下三分之二供游客觀賞。
談起芍藥鮮切花,孫合像是有說不完的話:“售賣一百元的花藝作品,插入兩三支芍藥就能賣到二三百元,這就是芍藥的魅力所在。”記者了解到,菏澤芍藥花朵大,挺拔秀麗,質量好,在市場上很受歡迎,今年菏澤花鄉芍藥園預售出幾百萬單,買家三四月份就把錢交了過來,仍有不少買家想要訂貨,有訂單沒有產品,出現一花難求的現象。
30年花農擁抱“互聯網”,旺季一天銷售鮮切花6萬支
鮮切花銷售火爆的現象還發生在牡丹區李集村。當記者驅車來到牡丹區李集村憲貴花木專業合作社時,李憲貴的女兒李莎正忙著指導工人清洗、晾曬剛剛從芍藥地里切下來的鮮花,“花上有楊棉和蜂蜜,清洗、晾曬好能夠提升切花的新鮮度。”李莎介紹,這些鮮切花每天都會被運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昆明、寧波等地,裝點人們的生活。
李莎家種植芍藥已經有30年的歷史,一直以賣芍藥苗為主,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鮮花逐漸進入人們的家庭,1999年左右,他們就開始做鮮切花,一直都是線下銷售。隨著“互聯網+”概念的興起,李莎開始轉變思路,由最初的人力跑市場向通過互聯網銷售轉變。
記者了解到,目前合作社已經開通“莎莎牡丹”和“方圓牡丹”2個淘寶店,旺季一天就能銷售鮮切花6萬多支,占合作社總銷量的三分之二。此外,她還積極利用網站、百度做推廣,擴大合作社的知名度,互聯網不僅增加了零售銷量還為合作社帶來了不少大客戶,“昆明有個客戶慕名而來,每天都要2萬支芍藥鮮切花,鮮切花只有通過線上渠道實現‘華麗轉身’,生意才可能走得更遠。”說到這,李莎十分自豪。她說,目前,合作社芍藥種植面積達200多畝,每年還在擴展種植面積,今年會繼續完善淘寶店,利用互聯網擴大銷量。
鮮切花電商市場潛力巨大,破繭成蝶仍需扶持
記者從菏澤市商務局了解到,目前全市芍藥種植面積逾3萬畝,盛花期芍藥面積7000畝以上,今年全市進入盛花期芍藥有800余個品種,主要銷往昆明、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國內大型鮮花市場,并出口到歐美等國際鮮花市場。今年5月份,預計將有1.5億支芍藥鮮切花通過互聯網走出菏澤。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鮮花電商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鮮花電商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05.6億元,2018年中國鮮花電商市場規模持續提升,市場規模達174.3億元,同比增長65.1%。隨著消費習慣的養成,加上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的完善成熟,預計2021年鮮花電商市場規模接近500億元。
“作為世界上重要的牡丹和芍藥生產、繁育、觀賞基地,我市具有發展鮮切花產業的基礎優勢。下一步,我們將組織更多的鮮切花上行精準培訓班,讓更多的花農熟悉掌握網絡銷售技巧,利用網上開店、網絡直播等多種形式,把我市的鮮切花電商產業做大做強。”菏澤市商務局總經濟師蘇永忠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