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廣安鄰水縣全域旅游“大餐”好饞人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06-17  來源:四川新聞網  作者:姜慧 周文平  

      產業圍繞旅游轉、產品圍繞旅游造、結構圍繞旅游調、功能圍繞旅游配、民生圍繞旅游興,旅游模式不斷從“景區旅游”向“全時間、全空間、全產業、全過程”旅游轉變——

      鄰水全域旅游“大餐”好饞人

      近段時間,鄰水縣天意谷景區迎來了一批又一批游玩的客人。與以往不同的是,游客除了在景區欣賞到高山、峽谷、溶洞等特色景點,景區日臻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優質服務,也得到了游客的頻頻點贊。

      “以前也來玩過的,這次再來,明顯感覺到吃、住、衛生等方面改善了很多。”6月14日,重慶游客王曉如是說道。

      天意谷景區是鄰水縣首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過去,由于基礎設施配套、服務接待能力跟不上,除了門票外,景區幾乎沒有其他收入。

      從2014年開始,天意谷景區開始進行提質升級,景區陸續完成了接待中心、生態停車場、游步道改造等10多項工程建設,不斷優化內部管理和服務質量,旅游環境得到極大提升。

      今年1—5月,天意谷景區接待游客12萬人次,收入達900萬元。景區總經理易文華告訴記者,進入6月,景區就迎來了旅游高峰,僅6月份預計收入將有500萬元左右。

      不僅僅知名旅游景區在提質升級后煥發出新的活力,鄰水縣的鄉村旅游景點也成為了省內外游客眼中的“香餑餑”。

      6月15日,周六,大洪河畔的黎家鄉搭界寺村,迎來了一批來自成都的客人。山上觀景、蔬果采摘、素質拓展、篝火晚會……,別樣的鄉村體驗活動,讓游客興致勃勃而來,滿載收獲而歸。

      就在幾年前,搭界寺村還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如今村里因地制宜、多種經營,山下種上生態蔬菜,山上栽上經濟林木,水里進行生態養殖,鄉村旅游得到了發展,閑置的荒山變成了致富的“金山銀山”,為村民帶來了豐厚的收入。據搭界寺村支部書記黃文建介紹,僅6月份,采摘體驗項目就已為村里帶來了12萬元的收入。

      天意谷景區贏得群眾點贊、搭界寺村鄉村旅游紅火,都得益于鄰水縣大力發展全域旅游。

      近年來,鄰水縣在“產業圍繞旅游轉、產品圍繞旅游造、結構圍繞旅游調、功能圍繞旅游配、民生圍繞旅游興”的發展思路指導下,按照“一城三帶六區”旅游發展總體布局,大力發展全域旅游,旅游模式不斷從“景區旅游”向“全時間、全空間、全產業、全過程”旅游轉變,初步形成以“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旅游產業綜合體系,不斷豐富的產品和業態,持續推動著全縣旅游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統計,今年1—5月,該縣共接待游客336萬余人次,實現旅游收入近40億元,同比增長15.2%、6.42%。

      鄰水縣委常委、總工會主席魯崇兵表示,下一步,鄰水縣將圍繞創建“天府旅游名縣”目標,切實抓好旅游經濟發展,重點做好規劃編制、品牌景區創建、宣傳營銷、招商引資、鄉村旅游、休閑旅游等工作,變豐富的旅游資源優勢為經濟發展優勢,使旅游產業更好地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