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深挖鄉村治理模式 提升鄉村振興品質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06-17  來源:西部經濟網  作者:堯壩鎮 劉歡  

      為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農業農村部日前發布了20個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并下發通知要求各地認真借鑒典型經驗做法,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建設。怎樣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結合的有效途徑,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如何管住天價彩禮、人情比附、婚喪事大操大辦等不良風氣,實現鄉風文明?如何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破解農村“空心化”難題?6月5日,農業農村部就鄉村治理召開專題發布會,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司長張天佐,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副司長趙鐵橋,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區委副書記、區長李書平等就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當前,隨著城鎮化浪潮的加劇,鄉村人才流失嚴重,部分偏遠農村出現凋敝、衰敗的現象,農村空心化問題突出。為實現鄉村的治理和發展,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依托地方文化和當地民俗,創新探索黨組織引領下的多元治理體系,推動鄉村文化多元融合,提升鄉村治理成效。

      實施鄉村治理需要堅持鄉村文化的保護和傳承。鄉村文化是傳統的,鄉村信仰是樸素的。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基因在民間流淌,喚醒當代人繼承發揚鄉村傳統文化,弘揚鄉村文化振興,利用家庭傳授、學校教育、民間傳承的方式,煥發古老文化和技藝的活力,采用保護鄉土文化地標和建筑的一磚一瓦,讓鄉村文化得以流傳。讓歸鄉游子能真正的聽得見鄉音,記得住鄉愁,品得到鄉韻,牢牢守住鄉村文化的“根”與“魂”,讓鄉村治理能順利推進。

      實施鄉村治理需要注重鄉村業態的挖掘和開發。堅持文旅結合,深入挖掘鄉土資源、豐富文化業態,推動鄉土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變。堅持農戶家庭經營的基礎性地位,積極搭建農戶參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平臺,鼓勵新型經營主體和各類示范戶帶動農戶從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在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中培育新興業態,讓群眾能真正分享產業鏈延伸和功能拓展的好處,讓鄉村治理成效凸顯。

      實施鄉村治理需要突出鄉村功能的保障和服務。通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緊扣鄉村群眾公共需求,充分發揮宣傳教育作用,占領精神文化陣地,統籌鄉村振興對標補短,規范配置鄉村基礎設施,配齊相關工作人員,結合地方特色,培育和壯大文化生產和消費市場,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解決農民后顧之憂,引導農村群眾樹立良好的文明新風,推動鄉村治理長效有序。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