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柴明清報道 河南省氣象局近日向省政府提交的植被生態質量監測評估情況報告顯示,2000-2018年,河南省植被指數、植被覆蓋度和植被凈初級生產力持續上升,森林生態質量整體持續向好。
2019年10月,河南省植被生態氣象監測評估系統建成并投入使用。綜合衛星監測和氣象資料顯示,與2000年相比,2018年,全省歸一化植被指數平均值提升14.3%,其中林區約高出全省平均值的27%。植被覆蓋度增長15.5%,豫北東部、豫西伏牛山區、豫南大部、沿淮北部及豫東部分地區增長尤為明顯。植被凈初級生產力增長25.9%,全省森林植被固碳能力每年每平方米平均增加3.96克。綜合相關指數測算出的全省植被生態質量指數變化趨勢顯示,全省92.7%區域的植被覆蓋度增加,生態質量不斷趨好。19年間,全省新增綠化面積1.49萬平方公里,其中三屏四帶山區和丘陵溝壑區增速超過全省平均值的一倍多,生態紅線區內植被狀況整體達到高植被覆蓋度水平。
近年來,河南省大力開展國土綠化等生態建設工作。最新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近5年全省森林覆蓋率提高了2.64個百分點,增幅在中部6省居首。2018年冬至2019年春,全省共完成新造林435萬畝,為年度造林計劃任務的151.3%,參加義務植樹人數達4578萬人次,植樹1.94億株。各地圍繞山區森林化、平原林網化、城市園林化、鄉村林果化、廊道林蔭化、庭院花園化建設,科學優化樹種、林種和林分結構,采取多樹種、多模式混交造林,實現喬、灌、花、草、藤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