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生態護林員扶貧實施縣集中在大別山特困連片地區、秦巴山特困連片地區和沙區、灘區平原縣,這里基礎設施落后、交通不便,經濟欠發達,群眾家門口就業困難,貧困發生率高。
2016年,河南啟動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選擇具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擔任生態護林員,既照顧了家庭,還能直接增收,扶貧效果立竿見影。
目前,中央財政已為河南生態護林員安排專項資金5.9億元,已有4.1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員被選聘為生態護林員,先后帶動12萬多人穩定脫貧,有效管護森林面積2401萬畝。
河南根據納入補貼范圍縣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登記情況、貧困縣森林和濕地面積,確定了生態護林員的補貼辦法和標準,將國家下達的補貼資金及時足額分配下撥到各縣。
河南省林業局根據各地實際需求測算、分配資金,合理安排生態護林員數量,以鄉鎮為單元分解管護任務。
各方嚴格財務管理,紀律、監察等部門負責監督,審計部門跟進審計。建立微信平臺,加強信息交流。簽訂協議,明確生態護林員職責。制定護林員考核辦法,根據考核情況實施獎懲、一年一聘。為生態護林員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保障護林員人身安全。
為提高建檔立卡貧困人員文化水平,各地開展了崗位培訓。臺前縣林業部門首先對各鄉鎮林業站長進行培訓,再由各鄉鎮林業站長對本轄區生態護林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涉及林業相關法律法規、護林員崗位職責、基本工作技能以及各鄉鎮辦森林資源分布情況及重點管護區域。
扶貧政策落地,生態護林員的工作積極性得到極大提升。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后,盧氏縣徐家灣鄉河洛村的馬振武和全縣4450多名生態護林員接到一項臨時任務——投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配合相關部門,檢查所負責林區有無野生動物非法交易等現象。在特殊時期,生態護林員發揮了特殊的作用。
南陽市黃石庵林場樺樹盤森林火災監測站海拔1500米,是黃石庵管理局轄區18個監測點海拔最高的一個,山上用水主要靠監測點下面的一口儲存井。下雪天,水結成冰,52歲的護林員李運武提水時總要帶一把斧頭,既用來把冰打碎裝桶,也用來在坡陡路滑的地方砍腳印,繼續前行。這樣的環境下,李運武一年能在山上呆320天。“國家對咱們生態護林員這么照顧,現在吃得飽穿得暖,心里更是放不下這份責任。”李運武說。
駐馬店薄山湖神農山林場的生態護林員孫向東有一項特異功能,鼾聲比天氣預報還準,特別是森林防火緊要期——風停鼾聲起,風起就醒來。特異功能如何練就?孫向東說:“十萬畝森林壓在肩膀上,千斤重擔系于一身,不能辜負國家對咱的信任。”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記者: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