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北京城市副中心再添12座綠色休閑港灣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05-12  來源:首都生態文明宣傳教育  
       

          馬駒橋濕地公園二期“五一”假期建成開放,從園內到園外,樹木、水系、花草融為一體,讓人流連忘返。

        西海子公園是通州區傳統的公園,二期改造完工后,水系、古建與在建的副中心商務區交相呼應,成為城市副中心歷史最厚重、古建筑最多的景區。

       今年5月,城市副中心又有12處新建公園建成開放,至此副中心已建成公園綠地34處。“五一”期間,這些各具特色的休閑公園總計接待游客34萬人次。

      12座新開放公園包括西海子公園(二期)、馬駒橋濕地公園、東南郊濕地公園(二期)、臺湖萬畝游憩園(二期)、通州區東堡公園等等。有的是城市森林公園,有的是郊野濕地公園,還有的是口袋公園、小微綠地、村口公園。

      一個公園就是一個綠色休閑港灣,并且都有自己的鮮明特色。

      馬駒橋濕地公園總面積達11755畝,相當于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大小。其中一期緊鄰涼水河、六環和京津高速,位于馬大路北側,面積為5847畝;二期位于馬大路與漷馬路之間,面積為5908畝。

      馬駒橋濕地公園是城市副中心濕地森林組團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園建設項目以“醉美濕地、靈動鄉村”為設計理念,既是一處森林公園,又是一處運動公園,同時還是人文公園、海綿公園。公園包括入口景觀區、集中活動休閑區、小型植物園區、濕地科普教育區、濕地野趣保育區、溪流濕地區、花卉植物觀賞區等。園中有觀景塔,可登高俯瞰綠海景觀。

      臺湖萬畝游憩園二期,最佳看點是森林演藝區,主打林間演藝、水上演藝特色,未來將成為臺湖演藝小鎮的綠色地標。最具特色的景觀是琵琶湖,該湖水域面積可達10萬平方米,總蓄水量約15萬立方米。湖上琵琶造型的禮樂橋全長近百米,與湖北岸山頂的五音亭遙相呼應。游憩園二期核心區域還包括親水碼頭、九曲橋、演藝廣場、湖心島等特色景點,以及約2200米長的健康綠道。

      自副中心建設啟動以來,通州區共建成并完善了23座公園和森林濕地。包括形成了7處大尺度的郊野公園和森林濕地,建設了9處城市公園和7處鄉鎮中心公園。今年還要完成7個城市公園、4個社區公園、10處小微綠地、100公里健康綠道建設,為市民營造更多綠色游憩空間。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