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權威發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穿山甲保護管理工作的通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07-01  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進一步加強
      穿山甲保護管理工作的通知

      林護發〔2020〕6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內蒙古森工集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各司局、各派出機構、各直屬單位、大興安嶺林業集團:

        為加強穿山甲保護,按照國務院批準將穿山甲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的精神和要求,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規定,現就進一步強化穿山甲保護管理措施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增強穿山甲保護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在穿山甲種群及其棲息地持續惡化的背景下,國務院批準將穿山甲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根本目的在于全面強化保護措施,拯救該物種脫離瀕危狀況,促進其野外種群及棲息地的恢復與改善,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各級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深刻認識穿山甲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認真履職盡責,科學制定拯救保護方案,在野外巡護監測、打擊亂捕濫獵濫食、嚴懲非法交易等各個環節加大保護力度,開展綜合整治,有效維護穿山甲種群及其棲息地安全。

        二、嚴格落實責任,對野外種群及其棲息地實施高強度保護

        為掌握穿山甲野外種群及棲息地現狀,我局于2019年全面啟動了全國穿山甲資源調查項目,各地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主動創造條件,加快調查進度,力保按原計劃完成調查任務,并根據調查結果,對穿山甲及其集中分布區域實施高強度保護。一是對穿山甲集中分布區域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劃建穿山甲重要棲息地,制定和采取相應保護措施,保障種群及其棲息地安全。二是嚴格落實責任主體,充實保護管理人員隊伍,加強野外種群監測,強化野外巡護看守,堅決制止和嚴厲懲處亂捕濫獵、破壞棲息地生境、干擾穿山甲生息繁衍活動等非法行為。三是繼續停止一切從野外獵捕穿山甲活動。確因科學研究等特殊情況獵捕穿山甲的,須制定嚴密的獵捕方案和提交獵捕活動可能對當地種群及棲息地造成影響的評估報告,經所在地省級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初審后,報我局審批,經組織專家科學論證通過并準予行政許可后方可實施,嚴防對穿山甲種群及其棲息地造成不當影響。

        三、強化執法監管,依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各級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各級部門間執法協調機制作用,積極會同公安、市場監管、網絡監管、交通運輸、海關等部門,將非法交易、食用、運輸和走私穿山甲及其制品列入部門間聯合執法重點內容,完善監管制度和手段,并于近期對穿山甲人工繁育場所和餐館飯店、農貿市場、藥材市場、電子平臺、社交媒體、快遞物流等開展全面清查。一是嚴格核查穿山甲人工繁育活動,對未依法取得人工繁育許可證或種源來源非法的,一律依法查處;對人工繁育技術、條件不符合技術標準或相關要求的,限期整改;對整改后仍不能滿足條件的,不予核發人工繁育許可證,并對在養的穿山甲個體予以妥善調配安置。二是嚴格核查現有庫存穿山甲原料及制品,依法懲處非法利用行為,禁止將非法來源或來源不明以及執法查沒的穿山甲原料或其制品,用于除科學研究、公益宣傳、執法司法等非商業性用途以外的利用活動。三是繼續停止商業性進出口穿山甲及其制品活動,嚴厲打擊走私穿山甲及其制品違法犯罪行為。四是清除電商平臺和社交媒體上各類非法交易穿山甲及其制品的信息和廣告,凈化網絡空間。五是強化運輸、攜帶、寄遞穿山甲及其制品查驗措施,嚴禁各類交通運輸和快遞物流企業承運非法來源或來源不明的穿山甲及其制品,阻斷非法交易鏈條。

        四、做好科學研究,積極推進放歸自然

        為統籌整合穿山甲保護科研力量,集中攻克技術難題,我局專門成立了穿山甲保護研究中心。各省級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要大力支持該中心依法開展收容救護、疾病防控、人工繁育、野化放歸等研究工作。一是要盡快對本區域承擔穿山甲收容救護任務的機構進行一次深入調查,指導、協助其加強與穿山甲保護研究中心以及科研院所和專家的溝通協作,提高技術水平和救治能力,提升穿山甲收容救護成活率,降低損失。二是完善穿山甲收容救護臺賬檔案,嚴格執行報告、評估和妥善安置制度,對收容救護過程中死亡穿山甲個體及其制品,要切實規范處置措施;除采樣送檢、科學研究、基因保存、標本制作等特殊需要外,其余部分須嚴格實施無害化處理,嚴禁用于食用等商業目的。三是對收容的健康個體或救護后康復個體,須及時向穿山甲保護研究中心通報有關信息,并由其組織專家進行科學評估,確定放歸自然或統一調配至集中繁育場所進行人工繁育研究,爭取早日突破繁育技術難關,建立和擴大穿山甲人工繁育核心種群,為野化放歸、壯大野外種群奠定基礎。

        五、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眾保護意識

        穿山甲保護一直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各級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要主動協調新聞媒體、網絡平臺等多種宣傳渠道,通過專家解讀、專題活動、公益廣告、追蹤先進事例、曝光違法案例等多種方式,加大力度,正面宣傳該物種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的重大意義和法律規定,并充分發揮社會團體、公益組織和廣大志愿者的積極作用,大力倡導生態文明新風尚,提高公眾保護意識;建立有獎舉報制度,將提供有關穿山甲違法犯罪線索列入獎勵范圍,引導公眾摒棄吃食穿山甲陋習,鼓勵公眾自覺抵制非法獵捕、交易、利用穿山甲及其制品等行為,開創全社會共同保護穿山甲的新局面。

        特此通知。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2020年6月24日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