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未來5年,浙江省將全面清零修復受損的生態岸線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07-23  來源:浙江日報  
             浙江擁灣而興、向海而榮,擁有全國最長的海岸線和豐富多樣的海洋資源。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省政府辦公廳于近日印發《浙江省生態海岸帶建設方案》,浙江將率先建設一條約1800公里長的“生態海岸線”,為人民群眾打造一個可徒步、騎行、駕車、露營、探險的瀕海全新休閑空間。

      這條生態海岸帶,北起平湖金絲娘橋,南至蒼南霞關漁港,規劃范圍內的長度約1800公里,腹地深度約20公里。“建設一條全程1800公里、全線貫通的沿海綠道主干網。”省發改委副主任翁建榮介紹,依托快速路、慢行系統、綠道,串聯起海邊自然和人文景觀,形成自然生態優美、文化底蘊彰顯、人文活力迸發的濱海綠色發展帶。

      作為我省大灣區建設的十大標志性工程之一,生態海岸帶建設要推動生態保護修復、綠色通道聯網、文化資源挖潛、生態海塘提升、樂活海岸打造、美麗經濟育強六大工程。到2025年,基本貫通公路綠道系統,完成海洋濕地、重要水源地、防護林(含紅樹林)等生態建設與海塘修復、環境治理,建成3至5條示范岸段,成為我省濱海品質生活共享新空間;到2035年,全面建成綠色生態廊道、客流交通廊道、歷史文化廊道、休閑旅游廊道、美麗經濟廊道“五廊合一”的生態海岸帶。

      打造生態海岸帶,“生態”是基底。據悉,今年年底我省將完成342.6公里岸線的三年整治修復任務,按照《建設方案》,在未來5年,我省將全面清零修復受損的生態岸線,提質已完成修復的生態岸線,再造生態岸線。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