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青海沙區生態環境明顯好轉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07-23  來源:經濟日報  
             青海積極履行防沙治沙目標責任,積極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舉措,沙區生態環境明顯好轉,初步建成以農田和道路防護林為主體的區域性綠色生態屏障。截至目前,全省共完成治理任務42.37萬公頃,提前完成40萬公頃目標任務。

      青海十分重視荒漠化防治工作,特別是“十三五”以來,積極履行防沙治沙目標責任,完成治理任務42.37萬公頃,完成投資13.64億元。經過不斷治理,2009年至2014年間,全省荒漠化土地減少5.1萬公頃、沙化土地減少5.7萬公頃,總體上實現了從“沙逼人退”到“綠進沙退”、從擴展到縮減的重大歷史性轉變。為推進國土綠化,自2018年開始連續三次召開全省國土綠化動員大會,深入實施《青海省國土綠化提速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統籌推進全省沙區6州18縣(市、行委)沙化土地造林種草治理任務,在全面保護現有林草植被基礎上,加大沙化土地治理力度,力推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多種方式共同發展,調動林場、企業、社團等各類主體植綠護綠愛綠積極性。

      在治理任務中,完成“三北”防護林5.94萬公頃、天保二期1.18萬公頃、三江源二期20.45萬公頃、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建設0.29萬公頃。同時,在已有8個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基礎上,即將全面完成4個新增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建設任務。

      在大力加強治理工作的同時,青海探索沙區綠色產業發展新格局,積極構建“東部沙棘、西部枸杞、河湟雜果、南部藏茶”的產業布局。此外,還在柴達木和共和盆地大力發展枸杞生態經濟林。截至2019年底,全省枸杞種植面積達4.99萬公頃,認定有機枸杞種植面積12000公頃,成為全國最大的有機枸杞種植省區。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